柳州的史前文化底蕴深厚,有不少遗址群,也发现了很多能解读华南地区人类的起源、迁徙及文化演进的关键证据。2023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开展,柳州市对文物资源进行了新一轮全面记录和调查工作。5月8日上午,柳江区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到柳江区土博镇的一个洞穴里考古勘察,这次,考古专家们有了新发现。
柳江区考古新发现:一副疑似古人用过的石具
考古队先后勘察了柳江区土博镇长洞村甘仇屯的神仙洞和榨油洞两个洞穴,都没有收获。而来到第三个洞穴——当地村民称之为大洞的洞穴时,考古专家在洞穴口的一处泥土断面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如碗口粗的规整石头。专家分析,这是一个喀斯特岩石溶洞,但这块石头不属于石灰岩,而是河滩里才有的鹅卵石。专家还发现这块石头的表面,有一侧十分平整,并且有细微的敲打印痕,由此推测这块石头应该是史前的一种石具。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陈坚介绍说,他们找到的这块石头疑似砾石。砾石就是河滩上的鹅卵石,在这种山洞里面发现的砾石,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从河滩里面搬运来的,可能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专家解释,这个溶洞处在群山之中,石具被发现区域的泥土与溶洞内的土壤一致,因此排除了石头泥土为现代人搬运来的可能。专家还表示,古人一般使用两块石头配合来敲打东西,现在发现的这块是石核,相当于“底座”,那么,跟它配套的应该还有另一块用作敲打的石头。依据这个理论,考古队继续对这一处泥土进行挖掘。果然在附近发现了第二块石具。“底座”和“锤子”组成的一对石具被找到了,这让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
“这是古人打破石片留下的痕迹,这是锉过的痕迹,这个作为洞穴保护好一点,我们拍照定个位。”
“洞穴深度是23.7米,宽8.7米,高3.7米。”
柳江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志刚介绍说,发现的这两块石头,就是古人拿石器当锤子用的石锤,呈圆形,疑似古人在这里生活过。“下一步,我们准备做一个文物发现的登记点,然后再做其他的规划。”
石具年代需进一步鉴定 遗址洞穴已列入新文物线索
这次考古发现的这对石具,会是什么年代的呢?当时的人类又是怎样使用它们的呢?
柳江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志刚说,这两块石具,他们将保存好并送到上级考古鉴定部门,使用专业仪器来测定石具年代。他还说,土博镇属喀斯特地形,大型溶洞很多,是适合古人类生活的居住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在土博镇四案村一个溶洞内,首次发现了4枚人类牙齿化石及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在后续的考古中,又发现了一大批古人类牙齿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经过确定,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四案村遗址洞穴里活动。今年3月14日,自治区考古队再次对这个洞穴勘察,还发现了部分磨制石器、螺壳堆积及动物化石等。“在洞穴发现一些堆积物、骨骼化石,还有一些小石铲等古人用过的石具。目前我们把那个地方已经报告了当地的村委和政府,让他们不要再做进一步开发,避免被破坏。”
而四案村与这次发现两块石具的长洞村仅相距14公里,两地同属一区域,专家由此初步分析,认为四案村遗址和长洞村遗址洞穴应该属于同一时代古人生活的居所,但具体的准确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究。目前,柳江区文物保护中心已将四案村遗址和长洞村遗址洞穴列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史前文化)发现新文物线索登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