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第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成功举办。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与近60名常务理事共同出席会议。会议由秦书尧主持。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副主席刘员,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东海,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爱保,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川等相关领导受邀列席会议。
强化政治引领 锚定消费主线
行业协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书尧在讲话中指出,行业协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考量,明确自身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头顶‘中字头’‘国字号’,涵盖领域广、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作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纽带,具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独特优势,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对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做了明确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行业协会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秦书尧表示,酒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使命,协会将开展一系列工作,提振行业自信,稳中求进谋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营造酒业的风清气正;促进行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义利统一”的发展方式。
当前,促消费是酒类行业的核心工作内容。协会也将“促消费”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核心立足点,将结合消费趋势的研判,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供给结构、提振消费信心,以会员单位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推动酒类消费。
协会将以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为抓手,联动酒类产业链上下游,打造覆盖全国、线上线下联动的美酒促销活动,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开展功勋人物、功勋大商、未来伙伴计划、酒商友好伙伴、酒类流通经典案例、经典/未来产品、酒旅融合地等评定活动,表彰、宣传功勋人物和优秀企业,发现行业新生力量,传承和弘扬酒业奋斗精神。
完善组织架构 明确工作方向
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副秘书长赵禹、副秘书长王祖明分别作工作报告,提请常务理事会审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协会2025年重点工作、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新增分支机构报告,审议通过了《会员管理办法》《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修订及《投资管理办法》《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制定,审议通过标准化发展规划、监事会监事调整、办公场地搬迁等相关事项。
协会将聚焦行业发展顶层设计,起草酒类流通行业“十五五”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建立酒类市场景气指数发布机制,发布年度行业研究报告及《酒类零售连锁白皮书》等研究成果,制定《放心酒工程示范单位建设与管理规范》《酒类零售连锁经营管理规范》及《酒类电子商务》《老酒收藏》等团体标准。
协会将以“放心酒工程”为抓手,加强行业诚信自律建设,规范酒类市场交易秩序,通过打造酒类流通重点市场发展座谈会、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等共建共享平台,构建酒类商业新生态。继续加强协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酒类流通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整合行业资源,优化贵州酒博会品牌展示、交易合作平台,促进酒类消费,弘扬优秀文化。继续举办白酒国际调酒大赛,拓展酒类国际合作途径,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多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将使得协会内部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更加规范。随着厂商关系工作委员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分支机构的逐步建立,协会围绕行业需求和发展痛点,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以更精准、更有力的举措疏解行业堵点、难点,构建和谐共赢的产业链体系。
汲取思想智慧 共享合作机遇
通过学习交流寻找行业转型路径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与会代表围绕促消费、数字化转型、构建行业交流机制、服务平台打造等议题建言献策,提出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会议特邀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青作专题讲座,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其他行业的案例,为酒业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思路和借鉴。
管清友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与中美关税博弈呈现新态势,长期拉锯仍将持续。全球经济失衡本质是产业映射问题,美国试图通过关税矫正逆差的做法难以逆转全球化分工格局;美国对华策略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进程。对此,我国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消费补贴、社保改革等方式提振内需,推动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居民收入占比,并基于老龄化社会特点推出发展银发经济,鼓励生育等举措。
从酒业看,消费市场呈现分层特征,中低端白酒、性价比商品需求刚性增强,奢侈品、高端餐饮增速放缓,白酒行业需聚焦商务轻奢化等场景创新、私域流量运营等数字化转型,探索“边缘创新”路径,借鉴“非对称竞争”思维,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冯华清在演讲中围绕酒行业创新破局、出海战略及未来展望展开论述,指出品类创新存在硬创新、心智创新、文化创新三重境界,而消费人群迭代背景下,核心消费群体(40-60岁男性)数量未来10年预计下降10%,85-90后成为决策主力,需满足其“个体表达”需求,可通过打造跨界产品、低度预调酒等轻社交酒品,弱化传统酒桌等级文化。
在出海战略方面,当前白酒出海以贸易输出为主,80%销量依赖华人群体,或陷入“低端锁定+高价困境”,可借鉴本地化创新实现文化嫁接的成功模式,以东南亚为试验田推广适口化产品,同时强化海外地标建筑陈列、国际赛事赞助等事件营销。行业未来增量空间在于黄酒年轻化改造、威士忌中国化及酒类 IP 化运营,应开发低醉微醺系列酒品,并构建从单纯香型分类转向场景化、情感化品类创新的“中国酒类方法论”,输出东方饮酒哲学。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宏结合黄酒的悠久历史与发展历程,用生动的事例展现了绍兴的独特地理优势、文化积淀以及黄酒的健康属性,并就古越龙山的品牌发展战略和新消费趋势下的相应举措做了说明。
上一篇:昨日,贵州8县降冰雹
下一篇:【国际漫评】“不,你们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