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壮(中央储备粮大安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编辑 | 陈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重要部署,为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是一名90后新时代中储粮人,出生在吉林省这片黑土地上,这里赋予了我质朴与坚韧的品格,也使我与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我进入中储粮系统工作,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十四载春秋,期间投身安全员、保管员、检验员等基层岗位磨练,无谓日夜、不论风雨地圆满完成各年度收购工作任务,收购粮食40余万吨,但不管岗位如何变化,“为国储粮”的信念从未改变,追求科技创新的决心始终赤忱,敢想敢干、勇于创新是我的标签。通过立足自身岗位,我将成为基层仓储业务领域里的“行家里手”作为工作目标,以身边的老党员、老前辈为榜样,向先进模范学作风、学技能,一路成长、一路收获,通过日复一日的摸索、研究、积累、突破,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储粮人。
在基层工作的十余年间,我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更新迭代,切身体会到科技发展为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一开始的用手检探子来感知粮堆温度与粮食粮情变化,判断各个仓房粮情走向的传统方法,到现在的“智能化粮库”与“内环流控温”等储粮“黑科技”,让我切身体会到科技发展为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仓房内的粮食温度、湿度可以被实时采集、分析、预警,保管员在电脑上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智能通风以及智能空调控温工作,确保仓房内的粮食不变质。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中储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一直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通过钻研和认真总结,从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应用角度着手,先后研发轴流风机消音箱、移动式安全通道、溜筛筛下物回收装置、手推式助力清雪铲、库区垃圾回收车、粮堆高度检测仪、电动卸粮推板等“五小发明”成果近10项,并分别荣获吉林分公司“五小发明”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优秀奖2次,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4项,并纳入吉林分公司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为企业实际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整体仓储工作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热情,扎根基层沃土,深耕科技创新,不断打磨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秉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锤炼“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力求在理论的深海中挖掘更多珍宝,于实践的熔炉里淬炼更强技能,在工作岗位上迸发更多青春活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我而言,取得的成绩已然成为昨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意义,持续创新、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做怀揣满腔炽热、向着未知奋勇前行的探索者,以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储粮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守住管好“大国粮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