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漪
5月9日,《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此次推出《行动方案》,从股权与债券两大维度,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有助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深圳通过培育一流标杆企业与行业机构,有助于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行动方案》提出,深圳强化债券创新品种运用,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深圳将完善债券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高新”及“战新”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加强债券融资工具运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截至5月8日,已有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等两家深圳公司在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名单中。立讯精密、深投控拟分别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投向高端智能制造基地、数字化智能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AI与具身机器人等科创领域。此外,深圳民营创投机构东方富海披露已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所募集资金会投向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及置换出资等重要领域。
《行动方案》提出,深圳将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库,扩大基础设施REITs储备范围。支持科创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和扩募。
记者注意到,作为原始权益人的深圳企业已上市发行12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首发及扩募累计募集资金规模311.42亿元,数量、规模均排名全国第二。
深圳此次再提大胆资本。《行动方案》显示,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同时,支持科技企业多元股权融资,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经过多年来发展,深圳已形成了庞大的资金集群。截至去年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1599家,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合计7487只,管理规模1.41万亿元。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培育方面,深圳领先优势明显,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159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末,深圳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2.36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二位。
发挥头部企业、头部机构引领作用
如何建立一流的标杆企业?《行业方案》进行了解答:深圳将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整合升级。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打造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上市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
截至4月27日,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共584家,总市值近8.61万亿元人民币。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近50%,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其中,总市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上市公司22家,头部公司引领作用显著。
如何打造一流的行业机构?《行业方案》显示,引导头部证券公司有序发展境外业务,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投资机构提升投研核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投资机构用好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等投资管理资格,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深圳头部机构在加速聚集。截至去年底,深圳共有券商23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107家。其中,9家证券公司在2024年分类评价中位于A类,3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全国排名前十,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共27家,位居全国第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通过培育一流标杆企业与行业机构,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持续巩固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能够为城市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