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体验了VR心理训练,我现在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李明坦言。曾经因社交恐惧困扰的他,如今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反复练习沟通技巧,逐渐找回了自信。这正是该校创新构建的“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改变。
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心理咨询深度融合,打造覆盖“精准筛查、高效干预、全程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智能筛查:AI成为预警“前哨”
“系统提示该生近两周出现高频负面情绪词,需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崔伟老师指着屏幕上的预警信息说。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搭建的AI心理分析平台对线上留言、预约信息、咨询报告等数据,通过语义分析与情感识别,精准识别抑郁、焦虑等高危信号,生成风险报告。心理咨询师据此建立“一人一策”干预方案,将发展性问题导入自助服务模块,同时让专业资源更聚焦危急个案。
在食品工程专业就读的张佳对此深有体会:“去年失恋后,我在深夜给学校心理咨询预约平台留言,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心理中心老师的联系电话,为我加急预约了心理咨询。”AI系统监测功能,提升了心理危机预警响应时效,累计成功干预30余起潜在危机事件。
沉浸体验:技术赋能心灵成长
在仿真现实心理训练室,戴上VR设备的金融专业学生陈雨正沉浸在虚拟山水间进行专注力训练。“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我的焦虑指数从82%降到了35%。”她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惊叹道。学校引进的VR心理能效系统,提供社交恐惧症治疗、挫折应对训练等几十个心理场景模块,累计服务学生百余次。
在智能音乐放松舱内,财务管理专业的孙岩正在享受定制化减压服务。“系统根据我的心率自动调节音效和座椅角度,半小时的体验让我像充了电一样。”该系统通过a/θ脑波诱导技术与生物反馈装置,生成个性化放松方案,助力学生减压放松。
人文守护:双轨并行传递温暖
“AI的建议需要结合专业判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南京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赵亮说。学校建立“AI初筛-人工复核-专家会诊”三级把关机制,8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定期接受“AI+心理”融合培训,坚守技术服务于人文关怀的本质。
在“校-院-班-寝”心理健康教育四级体系中,AI数据分析与辅导员日常观察形成互补。经济学院辅导员梁少颖表示:“现在不仅能掌握学生学业数据,还能通过AI预警及时了解学生情绪与心理波动,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还与脑科医院共建绿色通道,对重度个案实施“AI监测-医院诊断-校内康复”闭环管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康复。
从冰冷的算法到温暖的守护,南京财经大学用技术创新诠释着教育的温度。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赵亮所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达标,而是让每个年轻心灵都能在智慧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这种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育人理念,正在为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崭新路径。
(注:文中相关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通讯员 施卫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原标题: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