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甘肃省近期正式印发《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该方案涵盖了29项具体任务分工,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升级,致力于精心构建“陇药”品牌体系。
此次行动,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核心抓手,雄心勃勃地力求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跨越千亿元大关。而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强势推出,明确宣示着甘肃从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型已迈出坚实步伐,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全产业链布局孕育新增长点
甘肃省紧扣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脉络,在种植、加工、研发、流通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力,力求实现全方位突破。
于种植端而言,甘肃省着力推进全国最大特色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引入并广泛推广无土栽培、仿野生种植等前沿种植模式,为中药材品质提升筑牢根基。
在加工领域,政府鼎力支持佛慈制药、陇西一方等本土龙头企业,鼓励其大力开发精致饮片、配方颗粒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创新性地将中医药与大健康、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精心培育出“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康养”等新兴业态,接连推出中药奶茶、药膳等创新产品,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科技赋能铸就产业竞争力
甘肃省坚定不移地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全力驱动产业提质升级。
一方面,持续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鼎力支持企业携手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珍稀药材保育、新药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打破技术瓶颈,抢占产业制高点。
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加速推进智慧物流园建设,构建完善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成功实现从中药材种植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数据贯通,极大提升了产业运营效率与精准度。
特别是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甘肃省正匠心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规范,全力搭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平台,全程把控,确保“陇药”品质卓越、声誉卓然。
近期,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甘肃省推进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指出,要全力推动中医药数智化发展工程,持续完善甘肃道地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借力数智化赋能中药制药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水平,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政策护航培育优越发展生态
为保障中医药产业茁壮成长,甘肃省接连推出一揽子有力支持政策,精心营造优越发展生态。
在资金扶持方面,甘肃省级财政果断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创新性推出“中医药专项贷”等多元金融产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踊跃投入中医药产业,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于人才培育板块,甘肃省重磅实施“岐黄工程”,全力创建国家领军中医优势专科,精心培育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有序建设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市县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并成功构建中医优势专科联盟,逐步勾勒出“国家级优势专科引领示范、省级优势专科均衡布局、市县级优势专科有序跟进”的“纵向成集、横向成群”全新集群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同时,甘肃省正蹄疾步稳地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审批制度、医保支付等关键领域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品牌战略领航国内外市场拓展
面向市场拓展,甘肃省全面实施“陇药出省出海”战略,内外兼修,多点发力。
对内,大力升级陇西中药材交易中心,全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药材定价中心,掌握市场话语权。
对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积极扩大中药材和中成药出口规模,拓展国际市场版图。
与此同时,甘肃省全力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等院校和医疗机构,扎实推进海外岐黄中医中心(学院)建设,传播中医药文化精髓;助力中医药企业充分借助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际知名展会平台精彩“走出去”,展示陇药风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自主建立中医药数字贸易平台和跨国营销网络,大力发展 “互联网+中医药贸易”,全力推动中医药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
甘肃省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的制度优势,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7年,甘肃省中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大关,届时将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手记
展望未来,甘肃正凭借系统性政策组合拳的有力实施,强势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脱胎换骨般的质的飞跃,加速构建起集种植、研发、加工、流通、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一幅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陇药”正迅速崛起,逐步成长为甘肃又一张备受瞩目的靓丽产业名片,闪耀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舞台上,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着独特的甘肃力量。
作者:兰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方正 兰睿琦 吴庆
下一篇:刚刚,马云现身阿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