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介绍,山东是乡村富民产业资源大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明确要求以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富民产业。5月6日,省政府在潍坊市临朐县召开全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总结交流工作,部署安排任务。
近日,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省政府制定的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坚定决心。
《实施意见》共3个方面、20条措施。
第一,明确了总体要求。指出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坚持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第二,明确了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4个方面。围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优化产业布局,完善“13+N”培育体系,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要培优培强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要提升种养水平,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和现代化养殖装备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分级分类培育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要提升生态价值,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多环节增值,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要推进加工业集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集聚区;要推进多元化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畅销产品。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要加强乡村商贸流通,增强便民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
第三,明确了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统筹推进,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同频共振、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工作中,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二是坚持片区集聚推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片区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发展集聚区。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金融、人才、科技等支持力度。四是加大产业帮扶经济弱县引导力度,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帮扶经济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五是抓好引领带动,切实突出品牌引领,加强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扛牢责任,以有利于群众增收为导向,以片区建设为抓手,做好谋划布局,夯实产业基础,搭建平台载体,健全政策机制,确保乡村富民产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