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5月7日发表题为《美联储面临双输局面》的文章,内容如下:
杰罗姆·鲍威尔堪称当前局势下的“定海神针”。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大发雷霆时,这位美联储主席始终保持着刻意的冷静。7日,他正是以这种沉着姿态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4.25%至4.5%区间不变,顶住了特朗普要求降息的压力。
美联储称,此举的依据之一是就业市场的稳健表现:4月美国新增近18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维持在4.2%的低位。但美联储官员也警告存在就业市场形势恶化和通胀回升的“风险”。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符合普遍预期。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与矛盾性,美联储除了观望别无选择。
未来数月,鲍威尔及其美联储同僚可能更难做出适度回应。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将不得不在两个糟糕选项之间做出抉择。美国人称这种处境为“进退维谷”,或者说“双输局面”——正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他们置于这种境地。
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可能重新推高美国通胀,尽管这一点尚未反映在数据中。3月美国通胀率甚至降到2.4%,但是一些美国公司已宣布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例如,本周初,玩具商美泰公司宣布上调芭比娃娃售价。为抵消这种影响,鲍威尔未来数月可能需要维持甚至上调利率。
与此同时,鲍威尔还要应对美国经济疲软问题。2025年一季度,美国经济下滑0.3%,虽未构成技术性衰退,但据摩根大通等机构评估,美国在年底前发生衰退的风险超过50%。变幻莫测的关税政策已造成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动摇。
美联储或可通过降息来应对,以此尝试重振经济。
在4月的演讲中,鲍威尔坦言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对特朗普的高关税缺乏经验。他说:“我们可能会发现处于目标相互冲突的艰难境地。”即在对抗通胀的同时实现经济良好发展和尽可能高的就业率。
鲍威尔的做法屡屡招致特朗普怒火。4月中旬,这位蔑视美联储独立性的总统在“真实社交”网站叫嚣“迫不及待要解雇鲍威尔”。但上周末接受采访时,他却改口称:“何必呢?”反正鲍威尔的任期到2026年5月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