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赴莫斯科特派记者 樊巍 刘欣】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在万众瞩目的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正式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高擎鲜艳的五星红旗,迈着威武的步伐,正步踏过广场青石路。队员们整齐划一的精准步伐,引来俄罗斯观众的热烈欢呼,成为闪耀红场的“中国排面”。
2015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首次受邀赴俄参加阅兵。十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再次受邀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这被认为既是对中俄反法西斯战争友谊的崇高礼赞,也是对二战历史正义的庄严捍卫,更是对维护世界和平决心的郑重宣示。
“十年前,我作为中国方队的一员,第一次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十年后,我以分队长的身份再次来到俄罗斯,走在红场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肩上的责任,更有中俄两国之间日益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队员徐泽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间,自己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指挥员,更亲眼见证了中俄友谊的历久弥新,见证了祖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俄友谊,在参加此次庆典活动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还学唱了俄罗斯经典歌曲《神圣的战争》《卡琳卡》,并且在红场用俄语高喊“中俄友谊万岁,世界和平万岁”的口号。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共派出了119名官兵参加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其中有102名队员亮相红场,他们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龄20岁。
“参加此次庆典活动,我们既是在展现中国军人的形象,也是在传递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期盼与追求,宣誓共同捍卫和平的决心与信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队长张鼎新向记者表示,针对这次任务特点,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还集体开展了二战战史的学习,增进了官兵对任务的理解。
在抵达莫斯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共进行了三次适应性的训练。以保证逐人逐排和整个方队都能在5月9日这一天达到最佳水平。比如在红场行进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针对性地编排行进方式,将步幅和步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每分钟112步调整至120步。
“当看到外军同行认真研究我们的训练标准,当听到红场周围响起同胞们高呼‘中国万岁’时,我都感受到作为中国军人的无上光荣。”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队员王子赫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不仅是在展示国家形象,更是在践行维护和平的神圣使命。随着祖国日益强大,中国军人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参加庆典活动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受到了在俄中国留学生和本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此前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彩排活动中,中国留学生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的步伐一同前进,并高喊强军口号,合唱《强军战歌》。
“中国仪仗队展现的不仅是军事素质,更是一种文明底蕴的现代表达。留学生和当地民众的热烈反应,正是这种文化感召力的最佳注脚,也表明着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正在全球舞台上树立起更加自信的形象。”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队员范子骏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彩排环节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还特意高唱了《游击队之歌》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歌,并高喊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有在场的中国留学生还举起了一张1945年8月10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号外,这张号外记录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的胜利时刻,五天后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节点,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
“我们这一次在红场上喊出的‘三个必胜’,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和平正义的热切呼吁。”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政治委员朱威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这次应邀赴俄阅兵,并高唱抗日歌曲,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就是要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中国声音响彻世界,充分彰显大国军队的时代风范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