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中国华电、长江电力专家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创始人
2025-05-09 18:22:42
0

转自:中国电力报

政策引领、市场规范,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康仕卿 陆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入崭新阶段,意义重大。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规则》明确了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传统计划模式下,辅助服务由国家电力公司统一供给与调用,但随着厂网分离及发电主体多元化竞争加剧,为保障不同主体间的公平竞争,计划补偿机制应运而生。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调节资源愈发紧张,计划补偿机制已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为此,各地积极探索建立调峰、调频、备用等市场机制,虽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促进新能源消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市场建设仍面临机制差异大、价格机制不合理等挑战。《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

《规则》出台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推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迈向新发展阶段。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能够有效激励发电、售电、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可调节资源积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可极大地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典型特征下的发展。

二是积极落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其纲领性引领与指导性作用。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程中,《规则》发挥着纲领性与指导性作用。它总结了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经验教训,规范了辅助服务市场规则的基本框架、原则及内容,从市场成员、市场设立、市场品种、交易组织、费用传导、市场衔接、计量结算、信息披露及风险防控等方面一体化设计基础性规则,推动省级与区域市场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全国统一的辅助服务市场。

三是紧密贴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市场体系。面对“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的深刻转变,《规则》搭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满足了新能源大规模增长的需求,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纳。

《规则》的亮点

奠定市场体系构建的法制与政策基础。《规则》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精神,遵循“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基本原则,对电力辅助服务的概念及范畴进行了精准界定,是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基本依据。

拓宽市场主体范围,明确准入与退出。《规则》在明确传统市场成员权利义务的同时,积极拓宽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纳入其中,充分挖掘市场调节潜力。同时,该规则对经营主体的准入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从注册登记、信息变更、市场退出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标准,确保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与退出过程公开、透明、高效,进一步完善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细化市场设立指导,确保规则统一与完备。《规则》为地方制定实施细则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指导框架,从辅助服务技术规范、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实施细则编制、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新品种设立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鼓励各地在遵循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化、细化规则内容,确保各地电力市场规则的统一性与完备性。

完善补偿分摊机制,促进市场公平与效率。《规则》明确了电力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本原则,对调峰、调频、备用和爬坡各项辅助服务费用的产生机制进行说明。同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了公平合理的费用传导与分摊机制。在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费用由用户及非市场化电量进行分摊,确保市场公平与效率。

深化市场衔接融合,推动市场有序发展。《规则》对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的衔接做出进一步说明,从市场注册、交易时序、市场出清、费用疏导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各地可根据现货市场建设情况,因地制宜规范调频、备用、爬坡等有功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机制,稳步推进电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的有序衔接。

规范市场计量与结算,保障市场公正透明。《规则》对电力辅助服务费用的结算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要求相关机构在费用计算、结算依据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确保费用的结算有据可依、有理可循。通过规范市场计量与结算方式,保障市场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市场安全稳定。《规则》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风险类型进行明确,对市场运营机构开展风险预警、处置预案制定等方面进行规范。当市场风险发生时,电力调度机构应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市场进行应急处置,详细记录应急处置期间的有关情况,并报告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及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 护航新型电力系统与“双碳”目标

​中国华电福建公司 卢坤杰

政策背景:能源革命催生市场机制革新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截至2024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43%,其波动性、间歇性对电网安全提出严峻挑战。传统计划模式下的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已无法满足需求,亟需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源网荷储多主体协同调节潜力。在此背景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偿”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发展脉络:从无偿服务到市场化补偿的演进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历经三阶段迭代升级:

1.无偿服务阶段(2006年之前)2006年之前,我国电力系统处于垂直一体化管理体制下,辅助服务主要由发电企业无偿提供。电网企业根据系统运行需求,通过调度指令直接调用发电机组的辅助服务功能(如调峰、调频等),未建立补偿机制。

2.计划补偿阶段(2006—2014年)2006年,《并网发电厂辅助管理暂行办法》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出台,规范了并网运行管理行为,制定了运行考核规则,明确辅助服务产生的额外成本应得到补偿,实现辅助服务补偿“从无到有”。

3.部分品种市场化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试点实现竞价交易,常规电源调峰积极性大幅提高;东北调峰市场试点突破,通过竞价交易实现调峰资源优化配置,辅助服务补偿规模年均增长35%。2015年,中发9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各地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补偿机制。近日《规则》出台,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品种,除了传统的调峰、调频、备用服务外,还将爬坡服务纳入市场范畴。

核心价值:破解能源转型三大关键难题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挑战,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三大核心突破,有效衔接国家“双碳”目标与电力安全保供,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8.2%的背景下,构建起“煤电转型-新能源消纳-系统安全”三位一体的价值闭环,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与电力系统韧性同步提升。

煤电功能转型。从基荷电源到调节主力,通过市场化辅助服务收益激励,煤电机组平均调峰深度从40%提升至60%,部分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可达70%~80%,显著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

新能源高效消纳。市场化调节释放消纳空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年均促进新能源增发电量12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弃风弃光率5.2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23.8%。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消纳,全国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6%。

系统安全强化。多品种协同保障电网稳定,建立调峰、调频、备用等多品种市场体系,2024年电网频率合格率提升至99.999%,非计划停运率下降45%。2024年华北区域通过跨省备用市场调用晋陕蒙资源,成功应对“7·20”特大暴雨引发的300万千瓦电力缺口。

机制革新: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六大支柱

为构建全国统一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规则》以机制革新为核心,通过六大支柱系统推进市场规范化、协同化发展,旨在进一步破除传统电力市场壁垒,推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实现跨区域资源高效配置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明确主体准入要求。《规则》明确了辅助服务提供主体要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能力,主要包括火电、水电、新型经营主体等可调节资源;明确经营主体需通过注册审核,确保其技术性能满足系统调峰、调频、备用等服务的响应要求。

健全市场建设机制。《规则》明确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设立原则,电力调度机构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和电能量市场建设情况,提出辅助服务市场需求,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方分析论证需求合理性,制定实施方案并报批实施。新品种推出需经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三阶段验证。

完善交易品种体系。《规则》明确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主要品种包括调峰服务、调频服务、备用服务和爬坡服务。这些服务旨在帮助电力系统应对负荷变化、频率偏差等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费用传导机制。《规则》明确了费用传导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条件的辅助服务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

强化市场协同机制。《规则》强调了电能量市场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衔接,实现电能量与辅助服务市场在注册准入、交易时序、出清结算等环节的协同,推动联合出清模式,发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和提升系统灵活调节方面的作用。

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规则》建立了覆盖供需失衡、市场力垄断、价格异常波动、技术系统故障、网络安全等五大风险的全链条防控机制,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规则》通过机制革新释放系统调节潜力,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市场化解决方案。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中枢”,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促进产业升级中发挥核心作用。未来需持续完善市场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最终实现“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迎来基本规则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再添关键支点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郭志刚 金建波 汪哿 朱雨蕙 张林垚

政策制定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加速煤电转型、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辅助服务还需要适应三方面更高要求,一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二是“双碳”目标对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提出的更高要求,三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对顶层设计提出的更高要求。

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系统调节更加充分、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更加规范、各市场发展衔接更加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在总体延续此前政策文件的框架基础上,落实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借鉴国内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先进经验,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要求,依法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灵活调节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为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规范指引。

《规则》是继中长期、现货、信息披露等基本规则之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中又一国家层面的电力市场基本规则,从市场设计层面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统一衔接,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开启新征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主要内容

《规则》针对辅助服务市场的总体原则、设立流程、品种功能、交易组织、费用结算、市场衔接、风险防范、监管评估等全流程提出了针对性要求,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更好发挥电力辅助服务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作用。

规则共十二章六十七条,重点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管理路径,支持各类具备提供电力辅助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明确市场设立原则,规范市场建设流程,统一市场品种,明确费用传导方式及市场衔接思路,强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计量结算、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监督管理要求等。

突出亮点

市场管理规范有序。《规则》厘清了各级政府部门及运营机构的职责界面,加强了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事前需求论证及风险防控、事中规范开展与关键记录、事后应急处置与监督评估的全流程管控。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在提出建设需求并进行分析论证、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后报审实施,相关参数应合理确定,新品种设立应当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指导各地市场建设规范有序、有据可依。

市场建设因地制宜。《规则》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需求分析、费用疏导、省/区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等环节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配置需求、市场发展进程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更加贴合地区实际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动跨省跨区交易双方根据辅助服务情况,公平合理承担和获得送受两端辅助服务费用,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市场主体多元平等。为解决当前发电侧调节能力相对不足,用户侧调节资源普遍未参与系统调节,难以满足日益增大的系统灵活调节需求等问题,《规则》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并强调各类具备提供电力辅助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充分激发和释放用户侧灵活调节潜力,更好发挥源网荷储各环节资源灵活调节作用。

市场品种持续优化。在当前常规调峰、调频、备用市场的基础上,《规则》首次明确在爬坡辅助服务品种中引入市场机制,并明确爬坡服务费用根据中标容量、中标时间、出清价格等要素计算,指导各地区拓展丰富市场品种,优化调节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衔接顺畅有效。一方面,《规则》注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与现有文件、机制的衔接,延续了此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文件确定的原则,根据现货运行情况确定辅助服务市场费用传导方式及分担主体。按照《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要求进行辅助服务信息管理,确保了信息披露一致规范。另一方面,《规则》结合现货发展进程,增加调频、备用、爬坡品种与现货出清衔接,具备条件时推动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促进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协同发展。

风险防控逐步健全。《规则》首次提出全面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风险防控机制,针对供需风险、市场力风险、价格异常风险、技术支持系统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多种风险,要求进行预警、编制处置预案,风险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置,并报告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及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做到事前精准预警、事后高效处置,有效筑牢安全防线。

市场监管精准有力。《规则》通过加强流程控制、披露过程参数、做好监测预警、定期总结报告、明确监管职责等方式强化全链条、全流程市场监管,确保市场运行的公平、透明、规范,推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市场成员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开箱!高新少年解锁神秘科技盲盒... 开箱啦!高新少年们怀揣着期待与好奇,开启了神秘的科技盲盒。当那层神秘的包装被揭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科...
福州高新区南前五都安置房全面竣... 福州高新区南前五都安置房迎来了全面竣工的喜讯!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 380 户居民即将圆其“安居梦”...
千元大奖!“旗山杯”摄影大赛征... “旗山杯”摄影大赛征稿啦!千元大奖等你拿!旗山,那是一座充满魅力与诗意的山峦。此次大赛,旨在征集展现...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 古人摩挲竹简绢帛谓之“手不释卷”,今人却更习惯以拇指划动屏幕的姿态完成每日的阅读仪式。4月23日,在...
福州高新区建平村:文化赋能产城... 福州高新区建平村,正以文化赋能奏响产城融合的动人乐章,绘就出一幅美丽乡村的长卷。这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
连江:涌现民生小匠 打造幸福驿... 连江,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不断涌现出民生小匠,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小匠们...
我国高端硅钢将进入“红海”竞争...  5月 27-28日,天津东凯悦酒店,2025 (第九届) 不锈钢产业发展大会 将在渤海之滨隆重召开...
以军称打死一名杰哈德高级领导人 转自:财联社【以军称打死一名杰哈德高级领导人】财联社5月10日电,以色列警方、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
不锈钢水管等广州美亚产品:全球... 广州美亚2025年05月09日 16:05广东5月7日至8日,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携高品质不锈钢水管...
反垄断和价监竞争工作迈上新台阶   信息速递  本报讯(张亮)“全省反垄断和价监竞争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在日前召开的陕西省...
监管动态 | 两部门修订完善证...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吴晓璐)5月9日,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持续增...
他们用热情和底气,讲述天府品牌... 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 文/图成都东郊记忆,前身为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承载着...
工行回应两款售出金条发现疑似杂... 2025.05.10本文字数:88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据澎湃新闻,工商银行对网传一客户在该行购买金...
“科八条”下已现百单并购 上市...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田鹏    5月9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
美国纽瓦克机场周五凌晨再次发生...   美国新泽西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周五凌晨再次发生雷达与通信中断,这是两周内该系统第...
拒绝社交媒体 韩国年轻人开启“...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许多人一闲下来就会忍不住抓起手机,漫无目的地刷帖或短视频,浪...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团队实习生... (转自:五道口江湖)【招聘】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团队实习生招聘(可转债方向)【团队荣誉】1、2024...
北京发布《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   本报讯(记者 徐建华 实习记者 徐雅臣)外卖套餐捆绑销售、包厢设置“最低消费”门槛、满减促销诱导...
组织事故调查桌面推演提升特设应... 本报讯(丁梅 记者 蔡美萍)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江苏省事故调查处理中心、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在宜...
永泰乡村游整出新花样 永泰乡村游整出新花样啦!在这里,你能领略到别样的田园风光。漫步在乡间小道,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