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为)5月9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全国首张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日前在浙江嘉兴发放。嘉兴市21名数字人才获得全国首批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其中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刘瑞星获得编号为073301********632504000001的“001号证书”,证书由该职业评价机构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放。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既熟悉工业生产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数字人才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这类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是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2月,人社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作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其中一个方向,有效满足了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产生的新的人才需求,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人社部介绍,去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培训教程,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衔接认定相应职称。在项目实施基础上,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
“培训内容涵盖了工业互联网的基础理论知识、前沿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授课老师专业素养极高,讲解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对工业互联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来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员代表表示。
作为人社部门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培训学员400余人。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参训人员都来自企业一线,与其他数字人才培训项目相比,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紧密对标国家职业标准,在规定的学时内既有理论课程培训,也有实训实操培训,并规定了标准的培训学时,加上考核标准比较高,有效地保证了培训质量。”
据了解,为了调动数字人才培育积极性,人社部门对参与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人员给予政策支持。根据人社部门有关规定,参加项目取得的相应学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当年度全国有效。取得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作为申报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取得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纳入各地各部门中级、初级职称认定范围。具体职称认定或衔接办法由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自行研究制定。结合地方政策,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领职业培训补贴。据统计,目前已有超27个省份出台了配套政策。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开展数字化转型有关工作,以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为各地开展数字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抓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国工联院将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领域专业智库的技术优势,加强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考核评价工作,牵头建设一批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针对区域和行业产业数字化特点,统筹推进学科建设、职业培训、人才评价、企业服务、就业对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贯通融合,高质量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
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