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信托年报季落幕。除部分公司因被接管、风险处置等问题未披露年报,截至5月8日,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信托公司年报统计发现,57家信托公司2024年合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7万亿元。45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15家信托公司增幅超过50%,5家信托公司增幅超过100%。
不过,年报也透露出更多内情,比如,信托行业内部分化趋势加剧,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信托公司集中。截至2024年年末,有5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其中,3家超过2万亿元。与此同时,有11家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不足千亿元,其中,3家甚至不足百亿元。
记者注意到,整体看,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仍未扭转,“增规模不增利润”的趋势依然在延续。
资产服务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成规模增长主力
根据年报数据具体来看,中粮信托、金谷信托、兴业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5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增长超过100%;上海信托、粤财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15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增幅超过50%。
从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排名来看,截至2024年年末,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排在前5位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华润信托、中信信托、外贸信托、建信信托和英大信托,其对应的资产规模分别是2.68万亿元、2.62万亿元、2.15万亿元、1.47万亿元和1.09万亿元。
中粮信托良益研究院(以下简称“良益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7家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7万亿元,行业资产规模平均值达到4755亿元、中位数达到3005亿元,与2023年行业平均值3861亿元、中位数2342亿元相比大幅提升。
中铁信托在年报中提到,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统计,2024年当期成立的信托产品达6.74万笔,环比上升16.61%,涉及初始募集金额8.32万亿元,较上期增加2.03万亿元,环比增幅达32.27%。从信托业务分类来看,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当期成立4.73万笔,占比70.18%,资金规模达4.48万亿元,占比53.91%。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当期成立1.96万笔,占比29.08%,资金规模为3.83万亿元,占比46.03%。
从信托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资产服务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成为信托资产规模增长的主力。比如,一直以证券信托业务见长的华润信托,2024年有2.32万亿元投向证券市场,占比达86.61%;外贸信托有高达1.84万亿元投向了证券市场,占比为85.25%;中信信托资产服务信托规模达1.53万亿元,占比为58.4%;平安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整体规模超5900亿元,年增长率84%。
不过,与头部机构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上万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中泰信托、长城新盛信托及华宸信托这3家公司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均不足百亿元,分别为93.77亿元、40.77亿元及7.78亿元。
此外,东莞信托、中建投信托、苏州信托、爱建信托、山西信托、万向信托、华澳信托、吉林信托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则低于千亿元。
良益研究院研报数据显示,资产规模行业排名前20位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高达20万亿元,占信托行业资产规模比重高达74%。“在57家信托公司中,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达到5家,较2023年增加了1家,这5家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合计超过10万亿元,占信托行业资产规模比重高达37%;资产规模达到5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达到15家,较2023年增加了2家,这15家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合计同样超过10万亿元,占信托行业资产规模比重也高达37%。”
“行业内部分化趋势加剧,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信托公司集中,业务拓展难度持续提升。”中诚信托也在年报中坦承。
行业盈利中枢下行
从2024年业绩数据看,信托行业的转型阵痛仍在持续,“增规模不增利润”的趋势依然在延续。
根据良益研究院统计数据,2024年57家信托公司营收平均数为11.09亿元,较上年下降2.42亿元,较上年下降17.89%。2024年行业营收中位数为9.02亿元,较上年下降7.57%,显示行业仍处于转型的进程中,营收收缩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且有所扩大。近三年行业营收平均数分别为14.05亿元(2022年)、13.51亿元(2023年)、11.09亿元(2024年)。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57家公司2024年净利润总额为257.58亿元,较2023年减少93.15亿元,降幅达26.6%,这一降幅远超2023年2.8%的同比降幅。分析其背后原因,行业营收、净利润规模和增速的大幅下滑,与2023年上海信托由于转让上投摩根基金股权对2023年行业经营数据基数抬升因素有较大关系。行业净利润平均数从2023年的6.09亿元降至4.52亿元,降幅25.8%,中位数从2023年的3.90亿元降至3.72亿元,表明行业盈利中枢整体下行。
2024年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有25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有29家,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信托公司有20家,其中下降幅度超过50%的信托公司有8家之多。其中,浙金信托、爱建信托、杭州工商信托、五矿信托和中建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00%,对应的净利润规模分别为-3.34亿元、-6.07亿元、-6.19亿元、-9.53亿元和-13.9亿元,均呈亏损状态。
另外,华澳信托2024年净利润为-5.78亿元,下滑34%;万向信托尽管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76%,但仍呈亏损状态,净利润为-4744.73万元。
对于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良益研究院分析认为,首先,行业在主动管理、标品业务上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同业竞争加剧、主动管理能力分化等因素影响,制约了行业转型的成效;其次,创新业务对营收拉动有限,家族信托、家庭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等业务增速显著,但绝对规模仍在提升过程中,对营业收入的拉动作用有限。
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些信托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或由于在严监管政策的指引及行业风险资产持续暴露下,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计提力度所致。
“随着行业的转型进入深水区,传统业绩支撑性业务难以为继;而资产服务信托、标品资管类信托业务作为转型业务虽然规模快速增长,但信托报酬率相对较低,所以行业资产规模虽然大幅提升,但整体信托收入仍呈现下行趋势。”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从行业环境看,信托监管政策从严从紧,‘三分类’配套细则还有待完善,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愈加凸显,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信托转型过程中‘增规模不增利润’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行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考验。”交银信托在2024年年报中也给出上述判断。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