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期召开的相关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嘉峪关市深入实施网格提效、社区提档等“八大行动”,推动社会治理主体更加多元、治理机制更加健全、治理成效更加显著。如今,“嘉和善治”的社会治理品牌愈发响亮。
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嘉峪关市推进社区服务设施便民化、生活环境宜居化、民生保障优质化、物业服务规范化。去年以来,常态化深入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分领域推动解决相关问题4200余个。改造12个社区花园和口袋公园,建成1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点建设便民服务点465个,便民服务点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不断提升老年大学质量,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开办2个校区、新增3所分校,让老年人就近文化养老更加便利。持续推进“书香雄关”建设,新建成文旅图书小站、共享阅读角9个,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620余场次。
嘉峪关市强化诉前调解,持续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化解、多元化解机制,系统化抓实命案防范治理等工作。全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目前全市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22人,持证率达到30.79%,村(社区)证明事项同比下降40%。
嘉峪关市还着眼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增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能力。“甘快办”特色服务上线水电气热缴费、公积金、不动产等528个高频事项,12345热线受理各类有效诉求5.35万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9.57%、97.11%。建成“四端一网通”养老服务平台,为8500余名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开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动态地图”APP,汇集服务网点1211个,城市服务智慧网络更加健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王学香 责编:朱旺 校审: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