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作为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之一的中创新航,选择花费11.8亿“吃下”苏奥传感这家A股上市公司,借此补强自身实力。而在入主苏奥传感的背后,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份额仍在个位数徘徊,不及宁德时代零头。
中创新航将手“伸向”A股苏奥传感。
5月7日,A股上市公司苏奥传感发布公告称,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由于中创新航此前已在港股上市,这笔交易若是顺利完成,也就意味着该公司将通过控股苏奥传感在A股拥有首个上市平台。
据悉,苏奥传感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中创新航的业务有着一定的协同性,若中创新航最终成功入主,无疑将为其下一步布局提供一定支持。
事实上,近些年,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通过“低价策略”混的风生水起的中创新航正在和宁德时代抢夺动力电池市场,二者甚至有着多起相关的诉讼,此次中创新航的资本动作,也将为后续的发展增添不少看点。
11.8亿入主苏奥传感
作为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中创新航,选择重金押注苏奥传感。
近日,苏奥传感公告称,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公司自5月7日开市起复牌。
受此消息影响,5月7日苏奥传感大涨20cm,虽然5月8日,公司股价小幅向下调整,但其市值依旧来到了68.58亿;中创新航则在5月7日大涨5.73%后,于5月8日小幅回落0.68个百分点,报收17.58港元/股,公司市值为311.57亿港元。
回溯中创新航入主苏奥传感过程,可以发现,在5月6日俩家公司签署了一揽子协议。具体来看,中创新航与苏奥传感控股股东、实控人李宏庆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显示,李宏庆同意将所持苏奥传感11%的股份转让给中创新航。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股份转让价格为5.83元/股,受让方向转让方应支付的标的股份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5.11亿元。
同时,中创新航与李宏庆签署的《表决权放弃协议》显示,李宏庆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苏奥传感19.55%股份的表决权,期限自中创新航支付全部股份转让价款之日起的60个月。
在此基础上,中创新航还与苏奥传感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该公告内容显示,苏奥传感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股A股股份,发行价为5.63元/股,拟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根据公告内容,则部分资金将全部投向AMB覆铜基板建设项目,用于生产AMB覆铜氮化硅基板和AMB覆铜氮化铝基板。
此外,为了在上述收购后能够稳定对苏奥传感的控股权,中创新航、李宏庆分别出具了承诺函。中创新航承诺,自本次收购完成之日起的60个月内,公司将增加对苏奥传感的持股比例;李宏庆承诺,其将通过减持等方式配合中创新航稳固其对苏奥传感的控制权。
至此,按照公告内容,以苏奥传感拟定增发行股份数量计算,中创新航将直接持有苏奥传感22.61%的股份,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李宏庆的持股比例则降至22.22%,表决比例降至5.22%。
对于中创新航来说,拿下苏奥传感,无疑有利于其下一步布局。据悉,苏奥传感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是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智能产品及各类车用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并于2016年4月在创业板上市。
苏奥传感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此外,控股子公司博耐尔的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6.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1.3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9299万元。
公司目前与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长城等新能源车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中创新航通过本次交易,将与苏奥传感在汽车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行业话语权,以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动力电池赛道实现突围。
“硬刚”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的加速布局,或许绕不开动力电池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公开资料显示,中创新航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公司于2022年10月6日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此次,中创新航拟通过控股苏奥传感拿下A股上市平台,也将成为动力电池赛道企业同时布局“A+H”平台的又一案例。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的市占率位列前三甲。若宁德时代成功港股上市,那么这三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均将拥有“A+H”平台。
而巨头争相拓展融资平台的背后,是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是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郁,二者不仅积极布局多个上市平台,还在多起知识产权诉讼中有所牵连。
公告显示,截至3月31日,中创新航在最近五年涉及11起重大诉讼,案由均是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诉讼对立方均包含宁德时代,合计诉讼金额达12.23亿元。
具体来看,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重大诉讼自2021年开始,但有8起诉讼集中在2024年,并且有10起诉讼处于一审或二审阶段。
其中,2021年7月至9月,宁德时代多次向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中创新航侵权公司五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分别为“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正极极片及电池”。
此外,在2023年的一起诉讼中,法院一审判决中创新航、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连带赔偿4157.60万元;去年11月份,中创新航则发布了诉讼公告,指出近期因宁德时代及其关联企业侵犯其四项锂电池专利权,已分别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共计四项诉讼,索赔总额达10.07亿元人民币。
梳理二者相关动作后可以发现,中创新航诉讼上“对垒”宁德时代的同时,二者在市场上直接碰撞也愈发频繁。以宁德时代首次对中创新航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2021年为例,这一年宁德时代客户之一的小鹏汽车便选择逐渐将中创新航纳入其供应商名单之中。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创新航也成功跻身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在2025年3月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的市占率分别为42.38%、24.52%、5.16%。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主要供应自家新能源品牌汽车,自供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超九成。因此,对于宁德时代来说,中创新航才是最直接的“威胁”,这或许也是双方火药味十足的原因。
中创新航的谋局
2007年,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孵化成立了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主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2009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共同投资,吸收合并了洛阳天空能源公司,成立中航锂电,不久之后成飞集成选择入主中航锂电。
此后数年,中航锂电的业绩不断攀升,然而2016年后,由于行业规范条件、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此前不被看好的三元锂电池迅速成为新宠,主攻磷酸铁锂的中航锂电也遭遇危机。
2018年,常州金坛国资主导并启动战略重组,2019年7月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要股东变更为金坛控股。同时,中航锂电也更名为中创新航。
关键时刻,刘静瑜替代成飞集成董事长石晓卿成为公司负责人。为了抢占市场,在客户定价方面,中创新航选择给出极低的价格,追求薄利多销。正是这种低价策略使得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此,刘静瑜也曾表示,这不是价格战,而是企业的一种能力。
据统计,2019-2022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的平均售价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相比宁德时代要低出9%-28%。这种“低价换市场”的策略也迅速为中创新航打开了局面,其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九一跃来到第三。
事实上,中创新航加速谋局动力电池市场的底气还在于其背后强大的资方支持。透视中创新航的股权架构可以发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21%;第二大股东为上市公司成飞集成,持股比例约为12.6%。此外,公司背后还隐现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财政局等重要资方。
当下,随着电车企业竞备加速,该赛道或将进入淘汰环节,中创新航选择此刻入主颇具业务关联性的A股上市公司苏奥传感,不失为一步“妙棋”。
责任编辑丨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