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母亲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依赖,他们的习惯、性格和人生,在很小的时候,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就已经注定了。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在为天下母亲祝福的同时,我们也来聊一聊《红楼梦》里的几位母亲,看看有没有你“理想型”的母亲。
一、贾母和刘姥姥:爱女心切
贾母和刘姥姥,一个是公府贵妇,一个是乡野老妪,但两人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母亲。
贾母有两儿一女,最疼爱的却是女儿贾敏。
黛玉进贾府,贾母抱着大哭:“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王夫人也感慨贾敏“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贾母对女儿的疼爱,尤其在为其择婿一事上。
女婿林如海完美得无可挑剔:“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这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
论家世,是侯门公子;论功名,是探花,不但才高,且风采出众。
其后贾敏早逝,林如海甚至无心再娶,可见伉俪情深。
由此可知,这门亲事一定是贾母千挑万选后才为爱女定下的,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女,为之计深远。
贾母操心女儿的幸福,刘姥姥关心女儿的衣食。
女儿一家穷到没有衣食过冬时,刘姥姥决定自己去贾府借钱。
她心疼自己的女儿:“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
刘姥姥进大观园,各种耍宝搞笑,卖力卖萌,让人初看觉得好笑,再读方觉辛酸不易。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回去一车钱物,一家人从温饱跻身中产。
二、王夫人和薛姨妈:溺爱不明
王夫人和薛姨妈皆是金陵王家的小姐,膝下也各自有个宝贝独子。
也许是因为长子贾珠早逝,王夫人身边只剩下宝玉这么一个亲骨肉,所以她把宝玉看得格外紧张。
王夫人的紧张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宝玉和金钏儿调笑,王夫人立刻给了金钏儿一巴掌,本来到这里结束,也算是小惩大诫了,可是王夫人接下来的操作却很迷,她指着金钏儿大骂:“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王夫人气得嚷个不停,贾府人多嘴杂,最后就传成了:“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流言四起,事情便开始失控,最后的结果则是金钏儿投井自杀,宝玉被父亲贾政打个半死。
王夫人担心宝玉身边的丫鬟生事,但她既没有调查也不肯听劝,直接蛮干: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晴雯和芳官时还是不忘大骂:“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奶奶贾母都看不下去了,她亲自出面,试图让陷入应激反应的王夫人冷静下来,贾母说:宝玉不是那样的人。其实贾母还有句话不好说出口:就算真的有这事,也不能大声嚷嚷。
作为贵妇人,贾母并不关心丫鬟的名声和结局,但她关心宝玉。她试图让王夫人理解:不能为了打老鼠而伤了玉瓶儿。
可是王夫人听不进去,她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决绝姿态对宝玉展开了“清君侧”。
赶丫鬟走可以有千万种方式,而被王夫人赶走的丫鬟却死了很多。
作为母亲,她爱儿子没有错,但她的爱完全不考虑儿子的感受,甚至也不考虑方式方法,这种爱对宝玉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宝玉大病一场,病到高烧不退,噩梦频发,胡言乱语。
在溺爱儿子、不分是非上,薛姨妈丝毫不亚于自己的姐姐。
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拿钱摆平。
薛蟠越来越离谱,从抢女人发展到去调戏男人,终于被柳湘莲痛打一顿。
薛姨妈第一时间想到的仍然不是去教育儿子,而是要向贾府求助去抓捕柳湘莲出气。“
还是宝钗心里明白,极力劝阻:“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
溺爱终究会生出恶果:日后贾府失势,这些人命官司都被翻出来,将成为贾府不能承受之重。
三、尤老娘和金寡妇:贪念生祸
金寡妇得知儿子金荣在学堂跟人打架后,她没空安慰儿子,也无心去追究真相,而是跟儿子算起了经济账:你快别闹了,闹大了恐怕就没法去学堂读书了。因你在那里念书,你才认得薛大爷,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
金寡妇甚至都没有问一句:那薛大爷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给儿子这么多钱?
对于她来说,只要儿子能从学堂拿银钱回来便是好的,其他的,她懒得管。
后人都感慨她真是眼皮子太浅,“自知所得者多,而不知所失者大”,在古人看来,就算是溜须拍马、坑蒙拐骗,也比给别人做“契弟”(男宠)要光彩。
和金寡妇一样贪的是尤老娘。
前夫死后她带着两个女儿二姐、三姐改嫁,虽然生活清苦,但毕竟是受过朝廷封赏的诰命夫人,没有钱倒还有身份。
但尤老娘受不了布衣蔬食的苦,她带着两个女儿住进了宁国府。
贾蓉笑嘻嘻地看着尤二姐:“二姨娘,你又来了?我父亲正想你呢。”
贾蓉因同他姨娘有情,但碍着父亲贾珍,还觉得不够畅意,又撺掇着要把二姐许配给贾琏做妾,然后自己可以趁贾琏不在时好去鬼混。
贾珍父子和二姐三姐喝酒调笑,尤老娘作为母亲,要么歪倒在炕上打盹,甚至还上桌一起吃喝。
尤氏姐妹艳名远播,尤老娘却很满足:“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
尤二姐嫁给贾琏做妾,尤三姐很不安:他家现放着个极利害的女人,如今瞒着,自然是好的,倘或一日他知道了,岂肯干休?势必有一场大闹,不知谁生谁死?”
可尤老娘见尤二姐头上的首饰,身上的绸缎,还十分得意。
尤二姐最后吞金自逝,尤三姐拔剑自刎,不能不说,就是尤老娘这样的母亲,生生葬送了两个女儿如花一般的鲜活生命。
四、李纨和赵姨娘:错误引导
丈夫贾珠死亡,李纨唯一的指望便是儿子贾兰。
李纨知书识礼,教养儿子读书是没有问题。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贾兰的性格格外的“牛心古怪:宝玉和其他人打架,作为亲侄儿的贾兰也在场,但他非但自己不出头,还拦住好朋友贾菌,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亲叔叔与人打架,贾兰说不与自己相干。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格,显然少不了李纨的教导。
这种教育方式乍看没错,但却在贾兰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冷漠旁观的种子。
曹雪芹还暗示:日后贾府败落,巧姐被卖到妓院,贾兰依然是漠不关心,“爱银钱忘骨肉”。
赵姨娘教贾环也不遑多让,每每为了仨瓜俩枣就怂恿儿子贾环去闹事,逼得贾环发急,又不敢去,只摔手说道:“你这么会说,你又不敢去!支使了我去闹,他们倘或往学里告去,我捱了打,你敢自不疼。遭遭儿调唆我去,闹出事来,我捱了打骂,你一般也低了头。这会子又调唆我和毛丫头们去闹。”
亲女儿探春也气的不轻:“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这是什么意思,也值的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算计”,“别听那说瞎话的混帐人调唆,自己呆白给人家做活”。
一席话说得赵姨娘闭口无言,只得回房去了。
这两位母亲固然有其令人同情的地方,但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作为母亲,她们把儿子养得衣食富足,但私德有亏。
红楼梦里的故事,从某个层面上看,也是芸芸众生的命运故事。这些人里,自然也包括母亲。
不得不说,曹雪芹很深刻,他笔下这四类母亲也是现实世界里很多母亲的样子。
即使有质疑,有痛苦,曹雪芹也依然相信母爱。他笔下那个最美丽的丫鬟晴雯,从小就没了父母,卖与人家做丫鬟,在她十六年短促的生命里,其实根本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但在她最后离开这个绝情世界之时,叫了一夜的“娘”。
原标题:《《红楼梦》里的母亲图鉴:看曹雪芹笔下母亲的教子之道》
栏目主编:王蔚 文字编辑:陈晨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图片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相关剧照
来源:作者: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