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宇 通讯员张爽 张雪)又到入学报名季,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择校过程中,一些看似“捷径”的承诺实则暗藏风险。昨天,记者从房山区检察院了解到一起“学托”诈骗案,受害家长不仅被骗走6万余元,还导致孩子错过了入学审核时间,只能延迟到第二年入学。检察官提示,通过正规渠道入学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叶某的女儿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按照教委统一协调,本应入学A小学,但叶某希望女儿能进入B小学,于是四处托人找关系。经人介绍,叶某结识了自称“人脉广、有关系”的任某。任某信誓旦旦地承诺能帮其女儿入读B小学,并以“打点关系”为由,先后向叶某索要了6.2万元。然而,随着开学临近,入学事宜却毫无进展。当教委通知叶某尽快签署A小学入学确认书时,任某仍阻拦叶某,坚称“事情能办成,不会耽误”。
直至开学,叶某的女儿既未获得B小学学籍,也错过了A小学的入学审核期限,而此时任某已失联。叶某意识到被骗报警。任某到案后对其诈骗事实供认不讳。虽然任某全额退赔了骗取叶某的款项,但叶某的孩子已错过入学审核时间,只能延迟一年入学。
检察机关以诈骗罪对任某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判处任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提醒
入学报名季是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焦虑心理实施诈骗的高发期。检察官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子女入学务必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所谓“内部指标”“优先录取”等虚假承诺,这些说辞往往都是诈骗陷阱。若不慎遭遇诈骗,请立即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及时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