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摘要:近年来,加密货币的影响力日益渗透至政治领域,尤其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大力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既是其本人及家族追求政治与经济利益的体现,也延续了与民主党在政策理念上的长期博弈。同时,该政策试图为提振美国经济、缓解政府债务问题开辟新路径,并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加密资产、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主导地位。预计这一政策转向将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三个层面对全球金融秩序产生冲击。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加密货币领域的国际监管合作亟待加强,以及需重新审视加密货币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引言
作为加密货币的先驱,比特币(Bitcoin)不仅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而且为加密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以太坊(Ethereum)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区块链的应用边界,催生了稳定币(Stablecoin)、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 NFT)以及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 RWA)代币化等创新业态。2024年12月5日,比特币价格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0万美元,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再次突破3万亿美元,标志着加密货币已从一种边缘化的金融科技创新迅速发展为全球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与此同时,加密货币的影响已远远超出金融领域,其底层区块链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数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去中心化社交网络(Decentralized Social, DeSoc)等多个行业,并推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等新型治理模式的发展。作为回应,全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的探索也在加速推进。各国政府在借鉴加密货币技术优势的同时,试图在去中心化与合规监管之间寻求平衡。总体而言,加密货币及其相关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结构,成为改变原有秩序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加密货币的影响力又进一步渗透至政治领域,这一趋势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尤为显著。民主、共和两党竞选团队均向支持加密货币的游说团体表现出友好姿态,以争取加密货币行业的政治捐赠、吸引大量亲加密货币的年轻选民。其中,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尤为引人注目。在竞选过程中,他不仅公开承诺将大力支持加密货币发展,还强调重返白宫后将制定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广泛应用。这一政策立场的变化标志着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发生重大转折,也进一步凸显了加密货币在美国政治、经济和科技政策中的战略地位。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并于2025年1月宣誓就职,美国也正式成为七国集团(G7)中首个全面拥抱加密货币的经济体。鉴于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关键角色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这一政策转向必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如果美国率先确立加密货币友好型监管框架,或将加速美国国内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在推动加密货币及区块链技术迈向更成熟发展阶段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数字金融及区块链领域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加密货币的跨国界特性,美国的政策选择可能对国际金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其他非美货币主权形成重大冲击。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若支持加密货币这种非官方金融工具,不仅会放大其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冲击,特别是削弱新兴市场国家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能力,还会对欧盟、中国等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地区和国家形成竞争压力。因此,深入研究特朗普政府加密货币政策转向的内在逻辑及其全球影响,对于准确研判并应对这一趋势至关重要。
从理论层面来看,尽管近年来关于加密货币的研究不断增加,但现有文献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加密货币的市场表现及其与传统金融体系的关系、央行数字货币等议题,而对主要经济体政策态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系统性分析较为零散。另一方面,在政策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加密货币的技术与法律架构、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而对主要国家加密货币政策的政治经济逻辑、国际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相对不足,学界对特朗普政府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变尚显不足。
本文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探讨:第一,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转向的深层逻辑及主要驱动力是什么?第二,该项政策变化将会如何重塑全球金融体系,并对国际金融稳定、资本流动及货币主权产生何种影响?第三,从政策评述的角度,分析美国加密货币政策调整的潜在影响与局限性,探讨其对全球金融科技竞争格局的启示,以及如何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本文旨在对全球金融科技竞争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进行研究,深化对加密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变化的理解,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金融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向背景与施政重点
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经历了从强烈反对到全面支持的转变,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加密货币在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采取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密货币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层面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一)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变化及原因
以特朗普第一任期为起点到2024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政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年~2021年)对加密货币持负面态度。该时期的加密货币市场呈现野蛮生长态势,不仅常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金融诈骗、暗网交易等活动,而且许多科技巨头也纷纷进入该领域,对传统金融体系造成了严峻挑战。2019年7月,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首次公开表态,明确表达了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批评:“我不是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粉丝。它们不是货币,其价值高度不稳定且毫无基础。此外,它们还助长了毒品交易等非法行为。”特朗普还特别提到:“类似于脸书(Facebook)的天平(Libra)货币没有很强的可靠性。若要成为银行,必须寻求新的银行章程并遵守所有银行法规。”2021年,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业(Fox Business)新闻采访时,再次强调比特币是影响美元价值的“骗局”。除公开负面表态外,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对加密货币采取了强硬的监管立场。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在2017年成立了针对加密货币的执法部门,加强了对加密代币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等的执法力度。时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曾指出,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严厉打击,加密代币发行筹集的金额从2018年的200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前十个月的41亿美元。此外,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在2019年7月表示,加密货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 FinCEN)也加强了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督。
第二阶段:2022年~2023年间的微妙转变。2022年12月15日,特朗普首次发行了被称为“特朗普数字交易卡”(Trump Digital Trading Cards)的非同质化代币,共包含4.5万个“特朗普数字交易卡”,每个售价99美元。这一系列非同质化代币不仅将特朗普描绘成各种富有想象力的角色,比如超级英雄和宇航员等,而且在首次发行24小时内售罄,产生了约450万美元的收入,这使得特朗普切实感受到加密货币的价值与影响力。自此之后,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开始悄然改变,对其公开批评明显减少。随着对加密货币在政治和金融领域潜在影响力的认识加深,特朗普的整体态度逐渐转向务实,这为其后续的政策转向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全面转向支持加密货币。2024年5月,特朗普团队打破常规,开放了加密货币捐赠网站,公开接受比特币、以太坊、美元硬币(USD Coin)等多种加密货币捐款。同年6月,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与多位比特币矿业公司代表举行会谈,向外界释放出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友好信号。紧接着在7月27日,特朗普在“比特币2024大会”上发表演讲,宣布若其成功当选,将把比特币列为美国战略储备资产,并将美国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中心。特朗普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既反映了近年来加密货币在美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美国政治领域,同时也隐含着其想要进一步挖掘加密货币在政治、经济层面潜力的考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政策转向不仅会影响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将产生一系列外溢影响。
(二)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加密货币新政”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上任伊始,特朗普立即采取了一系列与其在竞选时“亲加密货币”表态一致的政策举措。结合其就任以来的举措,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新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政府内部安排更多“亲加密货币”的官员。目前来看,特朗普新任期内的财政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与加密货币监管直接相关的部门,均由亲加密货币的人士担任。特朗普分别任命支持加密货币的对冲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委员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在白宫设立了历史上首个专门负责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政策的职位,并将由贝宝(PayPal)前首席运营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担任。此外,包括副总统詹姆斯·万斯(James Vance)、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以及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Mike Waltz)、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和卫生部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等高级别官员均持有大量加密货币并大力支持该行业发展。
二是改变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严监管政策,加快稳定各界对加密货币发展的预期。特朗普政府计划逐步建立对加密货币行业更为友好的监管体系。在政府层面,特朗普于2025年1月23日签署了《强化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领导地位》的行政令,要求在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内部成立一个“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由萨克斯领导,成员包括美国财政部部长、司法部部长、商务部部长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等。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内部也成立了由有“加密妈妈”之称的海斯特·皮尔斯(Hester Peirce)委员领衔的加密工作组,明确将制定代币发行、交易所运营、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审核等十大领域监管框架作为核心任务。2025年1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废除第121号员工会计指引(Staff Accounting Bulletin No. 121, SAB121),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加密货币托管业务扫除障碍。
在国会和立法层面,萨克斯于2025年2月4日宣布在国会成立跨参众两院的加密联合委员会,将整合两院银行、农业及金融服务委员会资源,重点推进由田纳西州参议员比尔·哈格提(Bill Hagerty)提出的《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itiatives for US Stablecoins Act,GENIUS Act),建立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发行、储备及审计标准。同时,参照已获众议院通过的《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FIT21)框架,制定覆盖数字资产发行、交易、托管的统一市场结构法案。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主席弗伦奇·希尔(French Hill)特别强调,该立法将延续《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的“商品—证券”二元分类体系,明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协同监管权责。这一立法框架已在前期实践中获得两党广泛支持,为加密货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加密货币与现行金融体系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进一步支持美元稳定币的发展。萨克斯表示,支持稳定币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政策优先级,这是因为美元稳定币能确保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增加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数字使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数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国国债潜在需求。美国政府及国会已经将为数字资产制定稳定币法案和清晰而全面的联邦监管框架正式提上日程。与此同时,由特朗普家族支持的企业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项目在2025年1月大量购买了加密货币作为“战略储备”,用以支持其正在开发的一种美元稳定币。
另一方面则计划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融合举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支持美国政府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便多次表示支持建立“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构想。2025年3月,特朗普签署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的行政令。在立法层面,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Cynthia Lummis)提出了《通过优化全国投资促进创新、技术和竞争力法案》(Boost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Optimized Investment Nationwide Act,BITCOIN Act),要求联邦政府未来五年总共购入一百万枚比特币,占其全球总供应量的5%。此外,统计显示在美国50个州中,已有超过20个州提出有关比特币储备的立法提案,或正就相关立法展开考虑。
三、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
特朗普大力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政策逻辑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特朗普本人及家族争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政治利益方面,加密货币行业的快速扩张使其成为美国政治游说的重要力量,特朗普的态度变化反映了该行业在政策领域影响力的增强。据统计,在2024年大选中,加密货币行业的捐赠总额超过2.38亿美元,占企业捐款总额的48%,超过石油和制药等传统行业成为选举献金的主要力量。其中约1.81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捐款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PAC)进行。“公平交易” (Fairshake)委员会是2024年选举周期中最大的加密货币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该组织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亲加密货币的候选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投票淘汰反对者。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及其团队通过大力宣传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从17个主要加密币支持者中获得了2200万美元。2025年1月31日,“公平交易”委员会表示正在为2026年中期选举筹备资金,目前已筹集1.16亿美元。
在经济利益方面,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热情也与其经济利益相一致。2025年1月17日,特朗普推出个人加密货币“特朗普币”($TRUMP),其中80%的份额由特朗普旗下的公司控制。同时,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娅也推出了“梅拉尼娅币”($MELANIA)。此外,在特朗普当选后,由特朗普家族推出的世界自由金融项目获得波场(Tron)区块链平台创始人孙宇晨超过3000万美元投资,该项目将得到的融资用于大部分购买各种类型的加密货币。据加密行业媒体机构“分布式账本新闻” (Distributed Ledger News, DL News)统计,截至2025年2月5日,特朗普家族旗下的加密资产总价值约为156亿美元,其中包括个人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应用、非同质化代币以及新推出的投资平台Truth.Fi。由此可见,特朗普及其家族在加密货币领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延续与民主党的政策路线之争
近年来,美国两大主要政党在加密货币的政策立场上存在显著分歧。这种对立不仅体现于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取向,而且反映了两党针对政府在经济货币中的角色以及金融监管理念方面的根本分歧。民主党倾向于通过加强监管来确保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主要关注金融稳定、消费者保护以及防范非法活动。民主党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加密资产的匿名性和全球流动性可能助长洗钱、逃税、恐怖主义融资等犯罪行为,同时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和诈骗风险也可能对投资者构成重大损害。因此,民主党支持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去中心化金融平台以及稳定币发行方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并推动相关机构加强市场监督。拜登政府在这一领域采取了积极行动。2022年3月,拜登总统签署了关于数字资产管理的行政命令,要求财政部、美联储及其他联邦机构共同研究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国家安全和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框架。该行政命令标志着联邦政府首次系统性地评估加密货币的风险与机遇,进一步确立了民主党强调监管与合规的政策基调。此外,民主党普遍支持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认为其可以作为一种稳定、透明、受监管的数字货币替代方案,以减少对加密货币的依赖。例如,美联储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展的“汉密尔顿项目”(Project Hamilton),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可行性,在为数字美元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同时,通过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与发展主导权。
相较之下,共和党更加强调市场自由与技术创新,反对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进行过度干预。共和党政策制定者认为,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不仅是未来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强美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其普遍支持宽松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以鼓励企业和投资者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同时共和党还对央行数字货币持批评态度,主张支持私人发行的美元稳定币。一些官员认为,已有的美元稳定币如泰达币和美元硬币已实现了数字化交易并在全球形成了支付网络,因此不需要发展新的央行数字货币技术架构。共和党议员曾推动立法,要求美联储在未获得国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得推进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政策保持了共和党主张通过市场机制而非政府干预来促进行业发展的一贯立场,这也是两党经济治理理念之争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延续。
(三)为提振美国经济以及解决政府债务问题寻找新路径
加密货币及其相关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已对美国境内的投资、就业和税收等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美国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已经达到数十万个,涵盖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法律合规、财务分析等多个领域。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市场和比特币挖矿国,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交易量和头部交易所,拉动了硬件制造、能源供应、咨询服务和投资移民等多个行业的增长和就业。此前,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采取了较严格的监管立场,多次对交易所和区块链项目提起诉讼,并对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等领域加强审查。这种监管环境导致部分企业选择将业务迁往对加密货币更为友好的国家,如迪拜、新加坡和欧洲的一些司法管辖区。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及其新政府官员多次强调,宽松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是为了鼓励美国国内的创新,而不是迫使企业转向海外。这些政策可能将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效应。例如,放宽针对加密货币交易、矿企和区块链企业的监管,不仅可以吸引该领域企业加大对美投资,而且可以在加密资产交易中获得资本利得税等更多直接收益。特朗普还希望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渗透到医疗、教育、房地产、保险等传统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从特朗普、贝森特、萨克斯等人的表态来看,特朗普还寄希望于通过加密货币为美国日益严峻的政府债务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有国,拥有约20.8万枚比特币,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优化其债务结构、减轻债务负担。例如,特朗普可能会探索将比特币作为抵押物,发行低息债券来置换现有的高息国债。与此同时,推广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应用也是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策略之一。美国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前代理署长布莱恩·布鲁克斯(Brian Brooks)曾指出,全球超过1600亿市值的美元稳定币不仅大部分由外国人持有,从而扩大了美元的流通域,而且为美国联邦债务创造了一个超级大买家(发行的美元稳定币大部分都会用来购买并持有美债)。
(四)巩固美国在数字金融及区块链领域的优势地位
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预计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增强美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优势:
一是强化美国对加密货币市场及相关投融资活动的主导权。目前美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市场,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交易量和多家头部交易所。而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和以太坊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批准,又使其吸引了全球大量机构投资者进入数字资产领域,强化了美国相关金融机构的领先优势。例如,根据贝莱德(BlackRock)集团提供的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持仓信息,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持有超过57.6万枚比特币(超过比特币总供应量的2.7%),持仓市值超过480亿美元。特朗普新政通过放宽监管和推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预计将进一步激发美国本土市场的活力。
二是深化美元稳定币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垄断地位。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曾表示,全球约99%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这表明美元实际上已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定价和交易基准,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自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以来,美元稳定币的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强,当前的总市值已突破2300亿美元,并可能在特朗普的支持政策下继续扩大。
三是扩大美国在数字金融及区块链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当前美国在去中心化金融和非同质化代币等新兴的数字金融创新领域表现活跃,这些领域的发展主要由美国的开发者和投资者推动。其同时也是全球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中心之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产学研各界的积极参与。随着特朗普新政的实施和监管环境的稳定,美国在上述领域的领先优势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四是增强美国在全球技术标准和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和企业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和监管合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应用的监管框架。在特朗普新政的影响下,美国有可能通过引领全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秩序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加密货币政策将从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对全球金融秩序产生潜在影响。
(一)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得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政策调整可能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特别是将比特币纳入美国战略储备的提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在影响较大。自2020年以来,部分中央银行已开始探索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外汇储备的可行性。一旦美国政府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潜在示范效应,促使后者重新评估加密货币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并对全球储备资产配置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以美国计价的比特币逐步挑战黄金及其他主权货币地位的情况。这将重新定义全球储备资产的格局。
其次是对跨境支付的影响。近年来,高性能区块链的推出使得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得以充分体现。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选择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根据跨国金融服务公司“维萨” (VISA)的统计,2020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球月度稳定币转账量增长了十倍,从每月1000亿美元增加到每月1万亿美元。传统支付公司和金融科技平台也在加速推进稳定币的应用,例如贝宝推出的贝宝美元稳定币(PYUSD)和VISA的资产代币化平台(VTAP)。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尤其是相关监管法规的变化,可能加速稳定币的主流化,从而改变传统的支付模式和货币跨境流通方式。
再次是可能冲击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主权。传统货币体系中,一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与管理拥有绝对控制权。然而,由非官方机构发行的加密货币,不受任何中央机构的控制,直接威胁到国家的货币主权。现有研究指出,稳定币的流通可能加速某些经济体的美元化进程,尤其是在高通胀或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民众倾向于将储蓄兑换为稳定币,以规避本币贬值风险,这可能削弱本国货币的稳定性并威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由于稳定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政府将难以直接干预其流动,这使得传统货币政策在面临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时的效力大打折扣。美联储也指出,稳定币的普及可能减少传统银行的存款基础,进而影响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最终影响货币政策效力。
(二)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积极支持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加密货币投资主流化、现实世界资产加速代币化,以及市场波动性和溢出风险加剧等方面。
首先,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加速加密货币的投资主流化。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普及,使得加密货币逐步融入传统资本市场,成为机构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仅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加密市场,还可能促使各国监管机构重新评估其对加密资产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合规化发展。
其次,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资产的结合可能会深刻改变金融市场的结构。资产代币化是将现实世界中的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的过程,理论上任何有价值的资产都能够实现代币化。随着美国放宽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监管,更多传统金融资产(如债券、房地产、商品等)可能通过代币化的方式进入区块链生态。这种转变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市场更加透明和高效。然而,这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区块链上的资产映射与现实资产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监管标准。
再次,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和溢出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进而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加密货币市场自身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背后的原因包括加密货币金融平台存在较高的杠杆和期限错配风险,以及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稳定币发行商已成为躲避监管的温床,产生了大量欺诈和权力滥用行为。而由于加密货币市场的价格波动通常领先于传统金融市场,使得其价格波动可能对股票、债券甚至外汇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加密货币在未来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采纳,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将进一步加大。
(三)对全球金融监管的挑战
加密货币的崛起,尤其是其跨国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内不受监管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组织和国家的参与,导致大量交易活动游离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之外,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构成了深远挑战。 在当前美国采取超宽松监管政策,而欧盟、中国等经济体实施严格监管的背景下,监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现象可能明显加剧。
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包括:首先,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出“再中心化”特征,大型交易所和稳定币发行商成为新的权力主体,并利用数字空间的弱监管环境,导致欺诈操作和权力滥用现象泛滥;其次,加密货币已成为洗钱、资本外逃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非法活动的重要工具。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5%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每年涉及比特币的非法活动金额高达760亿美元。近年来,混币器等技术的普及使得洗钱操作更加复杂化,增加了监管难度;再次,恐怖组织和国家行为体利用加密货币进行非常规融资的行为,也成为新的严峻挑战。例如,2022年以前约5%的恐怖袭击是由加密货币资助的,目前这一数字可能已上升至20%。
此前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更为严格和审慎,特别是在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拜登政不仅加强了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其他加密资产平台的监督和合规要求,还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以应对加密货币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但相较而言,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政策在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将放大监管漏洞并加剧相关风险。随着美国宽松政策引发其他国家政策的连锁调整,这可能导致资金流向监管更加宽松的司法管辖区。未来加密货币投机和非法需求都可能加强,从而大幅增加跨境资本管理压力。
五、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的评析
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政策不仅反映了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其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含义和未来发展方向。本部分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统筹全球监管的必要性与路径,以及平衡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与监管三个层面,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密货币政策的启示与实践含义进行了深入评析。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加密货币的崛起从表面来看是外部技术进步的结果,但其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的功能失调,尤其是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的公平性。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还使得其他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受制于美国的经济周期。在此背景下,由新技术和信任机制驱动的去中心化货币成为突破传统体系局限的新解决思路。自加密货币出现以来,全球范围内无现金支付的比重不断上升,推动了对更高效、安全的数字货币形式的需求。截至2021年,全球有2/3的成年人以数字形式收款或付款,而在发展中经济体中,这一比例从2014年的35%增长到2021年的57%。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对于数字化交易媒介的内在需求,而且大幅加快了支付手段和金融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演进的进程,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加密货币政策的背景,避免被其“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倾向所主导。这种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做法可能加剧国际经济的不平等,损害全球合作的公平性。为此,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考虑更为公平和包容的解决方案,其中数字特别提款权(e-SDR)和央行数字货币都是值得尝试的重点方向。数字特别提款权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各国提供更加平等的储备货币选择,从而减少对单一货币尤其是美元的过度依赖。数字特别提款权能够拓展超主权储备货币在数字领域与虚拟空间的使用,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同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提供了重要选项。央行数字货币在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的基础上,能够推动跨境支付的便利性和效率。不同国家的央行可以基于共同的技术平台,建立全球性数字货币支付网络,避免单一国家对全球货币体系的过度主导。这将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更具普遍性和公平性。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全球经济治理结构重塑的重要契机。
(二)加密货币领域的国际监管合作亟待加强
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新政将加剧全球金融监管的碎片化,放大各国在应对加密货币跨境流动、非法活动等方面的协调不足。在此背景下,加强全球加密货币的监管协调显得尤为紧迫。各国应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以应对特朗普政策带来的冲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根据特朗普的施政方针,当前有两个方向尤为紧迫:
一是构建针对稳定币(尤其是美元稳定币)的全球监管机制。目前来看,尽管稳定币的负面影响得到了七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等机构的关注,但由于稳定币的全球流动性使其超越了单一国家的监管能力,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美元稳定币的垄断地位和监管套利,加密货币恐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失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以及金融稳定性受损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制定全球性或区域性监管框架,成立专门的国际监管机构,已成为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选项。中国应积极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及更多国家开展合作,推动针对美元稳定币的国际监管标准和框架的制定与实施。
二是统筹协调全球针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合作。尽管发达国家在加密货币的监管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且遭受了更多来自加密货币行业的冲击。如前所述,特朗普的加密货币新政恐加速该领域的创新并放大市场的溢出风险,因此协调全球监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减少对加密货币市场主体及交易行为的监管套利,又能提升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整体治理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韧性与稳定性。鉴于中国已具备丰富的加密货币监管与治理经验,可联合更多受冲击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构建新的加密货币治理或监管机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国际间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推动国际规则协调等方式,推动各国在加密货币治理问题上形成最大共识。
(三)重新审视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与监管
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及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深远的经济与技术变革,也引发了金融稳定、消费者保护及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技术创新活力的同时,制定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以防范潜在风险,已成为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核心课题。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大力推动加密货币发展的背景下,这一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根据当前理论与实践,各国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和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密货币政策,其中通过扩大监管沙盒机制或渐进式监管模式,可以在支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监管沙盒机制旨在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一个时间和范围有限的“安全空间”。在此空间内,相关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获得部分监管豁免,直接在现实或虚拟环境中测试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或营销渠道的创新解决方案。相较于“禁止”的极端措施和“无为而治”的消极策略,该机制更为灵活。在实践中,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arkets in Crypto-assets Regulation, MiCA)通过渐进式监管模式,引入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rypto-asset Service Providers, CASPs)许可制度、稳定币储备要求以及反洗钱与消费者保护措施,有效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并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为全球加密货币政策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中国而言,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化平台,具备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成熟的金融体系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为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试验场。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区块链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跨境支付、智能合约金融产品等创新试验,另一方面探索加密货币及资产代币化的合规监管框架,推动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全方位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