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各地创新服务手段,加大服务供给,持续推出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
天津与京津冀鲁辽晋蒙等环渤海地区人社部门携手举办专场活动,吸引来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的469家企业参与。深入校园,把对接服务“送”过来。
福建推动重点企业与院校建立“行业-专业”定向匹配机制,开设分行业、分区域的“小而精”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实现从“简历筛选”到“人才直输”的精准对接,促成岗位需求与专业背景匹配度提升近二成。
湖南通过打造就业“服务圈”,使“线下+线上”服务深度融合,共举办各类招聘会近200场,参会单位近5000家,提供岗位12万余个,服务求职者近10万人。
山西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招聘模式,运城市依托春季民俗活动,把招聘会开在庙会等人群聚集地;大同市举办“海棠花开”创意人才招聘活动,多方位服务助力梦想起航。
辽宁建设覆盖离校前后,上下连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监测平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地多个部门联合发力,搭建校地对接平台,分别在清华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举办18场招聘活动,累计组织1965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6.2万个。(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