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为应对可能“早到”的蚊虫密度高峰期,本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提前十天启动今年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从5月中旬至10月底,每间隔两周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明确重点任务、重点关注、重点保障,大力推进社会防制能力提升,并开通“12320”夏秋季病媒生物投诉热线答疑解惑、快速处置“四害”侵扰现象,多措并举控制蚊虫密度,切实切断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途径,全力守护广大市民健康。
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3月以来,本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加。疾控机构预测今年本市蚊虫密度高峰期有可能提前到来,如不及时控制,不仅影响市民正常生活,更将增加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风险。
今年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包含四项重点任务:开展科普教育,结合《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宣贯,继续面向社区、单位和个人,做好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和社区滚动蚊虫控制活动的告知;广泛组织动员,积极发动有关部门、单位和市民群众继续落实推广基层爱国卫生运动三大制度;落实专业防制,组织专业防制人员做好地下积水等固定蚊虫孳生地和户外小容器动态易积水环境的巡查处置;强化社会监督,开通“12320”夏秋季病媒生物投诉热线,及时为市民答疑解惑。
爱卫会还将充分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协调住建部门、房屋管理部门、绿化市容部门、国防动员部门、教育部门、农业农村、商务、体育、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机场集团、铁路上海局集团等,重点关注农贸市场、大型商场和超市,各类建筑工地、物业管理企业,窗口单位、公共交通枢纽和轨道交通站点,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医疗卫生单位、食品生产企业,文化场所、星级宾馆和旅游景区,公园绿地等。结合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清理社区和单位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及积存堆物,指导农村地区做好宅前屋后的环境清理,倡导居民和职工做好家庭和单位环境清洁,减少蚊虫孳生环境,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为应对本市可能发生的登革热疫情,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各区将进一步强化区、街镇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完善区级应急处置预案,开展蚊虫防控技术岗前培训和应急处置实战演练,做好经费保障、药械储备和物资配备。启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常态化监测,做好馆内八类重点场所常态化控制和滚动蚊虫专项控制行动,完善多部门协同处置长效工作机制。青浦、闵行、长宁三区五镇根据重大活动保障工作要求,同步做好会展中心周边居民区、商业综合体、旅馆酒店、地铁车站、农贸集市和建筑工地等六类场所的常态化防制措施和蚊虫滚动控制。
市爱卫办表示,将完善由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动员各级夯实基层爱国卫生工作制度落地落实,推动形成健康上海行动的有效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广大市民健康获得感。
原标题:《今年蚊虫密度高峰期可能“早到”,提前十天上海启动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