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一针一线“绣”传承
创始人
2025-05-08 07:51:38
0

  一根根细若发丝的绣线,在绣娘手中被赋予了生命,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布作画,绣出无限的风景。

  一针一线是底蕴,一丝一缕是传承。绣娘陶丽华,出身刺绣世家。这些年,她坚持传承和创新刺绣技艺,不断在传统赣绣与现代审美中寻找平衡点,让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洪观新闻记者 吴跃强/文

  侯欣伟/图

  一根丝线劈成128缕

  阳光穿过玻璃空隙,洒满陶丽华的刺绣工作室,身着典雅旗袍的陶丽华,坐在绣架前,两指拈着绣针,专注地在薄如蝉翼的绢帛上创作,彩线如鱼跃蝶舞般起落,针针细密、线线柔顺。

  赣绣,作为江西的传统技艺,以细腻的针法、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闻名遐迩,赣派陶氏绣则是“赣绣百花”中的一枝。

  水墨精微绣,是赣派陶氏绣独特的一种绣法,采用“一丝半绒”织就,其中重要的工序是“劈丝”和“融色”。劈丝,即把一根柔软的丝线劈成几根、几十根、上百根,看似简单一劈,却让绣品的色彩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

  一根我们常见的丝线,要分成100缕,乃至更多缕,需要何等纤巧功夫?在记者面前,陶丽华两手捏住丝线的两头,小指勾住线的中间,轻巧地将丝线一分为二。

  “我先把一根丝线分成两半,再分成4缕、8缕、16缕,如此反复,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128缕,有时候分一根线就要花上一整天。”陶丽华告诉记者,这种看似简单的劈丝需要一定的技巧与功夫,轻则不开,重则丝断,想要劈好丝线除了要把握手感与力度,还要定期养手、时时护手。

  每次起针前,绣娘都要先洗手。“是净手,也是净心。”陶丽华说,对于绣娘而言,手比脸更加重要,不能有一丝干皮和粗茧,否则刺绣过程中会刮丝起毛,绣品的光泽度随之大打折扣。

  融色,是将劈开的丝线掺和、叠加与渐变,实现色彩的自然过渡与融合。在表现花瓣的色彩层次时,绣娘会将临近色系的丝线一层层叠加绣制,使花瓣的色彩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变化。这种技法突破了传统刺绣色彩过渡的生硬感,使得作品有层次感与立体感,艺术表现力得到提升。

  三十多年来,陶丽华潜心创作,不断改良创新刺绣技法,她的单面透视绣、水墨精微绣、仿真摄影绣、灰白速写绣等技法广受好评。

  “一件绣品,从穿针到引线,从针脚到线尾,打磨的是时间、是技艺,更是心性。”陶丽华说。针线起落时,能听见丝帛焕发新生的吟唱,能看见匠人的心意。

  一针一线绣出古今名画

  陶丽华的“绣画”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而著称。她的作品多以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作为摹本,远看似画,近看是绣,呈现“亦画亦绣”的工艺特点。

  画者一笔,绣者千针。陶丽华用针线为笔墨在布上“挥洒”,织锦仿佛变成了宣纸,“复刻”着八大山人的画作《墨荷》,追求如画之境。

  “从绘画设计开始,先将画作白描在纸上,再临摹到绢面上,择针配线配色,将墨色通过丝线表现出来。”陶丽华说,想通过刺绣呈现画家的意蕴和功底,首先要读懂画稿、理解画意,观察笔触的走向,掌握笔的力道以及色彩的微妙变化。

  “在刺绣过程中,通过粗细、深浅不同的丝线,层层设色,运用平针、套针、接针、齐针、滚针、虚实针、乱针等针法,相压相融,合理穿插。有时候画家的一笔,我就要上万针。”陶丽华说,通过丝线的粗与细、针阀的疏与密,来充分表现水墨画用笔中的勾、染、描等,画面上墨韵层次均被灵活生动地用丝线表现了出来。

  记者看到,工作室墙上挂着的作品,远看是一幅幅水墨画,走近方能看到细致的丝线,不同深浅的丝线演绎出墨色的渐变与韵味,既有水墨之素雅,更有丝光之柔美。

  陶丽华生于刺绣世家,是家族刺绣第十三代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喜欢飞针走线。

  1998年,陶丽华就与家人开设了莲花刺绣厂,培训了近千名下岗工人、残疾人从事刺绣,帮扶再就业。2002年,陶丽华在滕王阁旁开办绣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她,不仅继承了家传绣艺,更将古老技艺与现代服饰相结合。如今,陶丽华在南昌开办了3个工作室,致力于赣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陶丽华以古今名画为蓝本“复刻”的刺绣作品,《室静兰香》《枕水江南》《梅花》《春水桃花》……多次在国家及省、市艺术评比中获奖。她个人也获得诸多荣誉: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刺绣师、非遗赣派陶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洪城工匠……她的手中,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有生命,能展现出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机

  一针一线是传承,一经一纬是坚守。2022年,赣派陶氏绣成为青山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让非遗真正焕发生机,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传承它。”传承非遗技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陶丽华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手艺产生兴趣,她身体力行地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耐心教授刺绣技艺,分享自己的心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赣绣的魅力,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近年来,机器刺绣普及,也给传统手工刺绣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但陶丽华仍坚持手工创作。“机器刺绣的纹样虽然工整,却少了灵魂。绣娘的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心血与情感,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刺绣工艺繁杂,需要上百道工序,绣制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数月甚至几年,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十万针。我有一幅作品绣了三年,绣完之后别人想买却舍不得卖了。”陶丽华告诉记者。

  陶丽华不仅钻研刺绣技艺,还用心整理刺绣教学方法。历经多年摸索,陶丽华探索出了一套标准化、专业化的赣绣技法。她先传授学生基本针法,再把刺绣图案拆解成针法走势图、颜色图等,以墨色为例,她用数字来标注浓淡色块区分,让绣娘快速上手。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时光流转,古老技艺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绣娘也在用一针一线“绣”出自己的答案。

  如今,陶丽华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平台,让更多的人用眼“触摸”赣绣,用心感受刺绣的传统魅力。不少刺绣爱好者和年轻人慕名而来,跟着陶丽华学习刺绣技艺。

  陶丽华还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创新,将刺绣运用到其他生活用品上,融入国风元素,设计文创产品,新中式服装、屏风扇面、香囊香袋、丝巾抱枕、书签镜子……将刺绣的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潮”了起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非部分地区每年抬升 2 毫米... I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南非部分地区正在缓慢抬升,每年上升速度可达两毫...
石学敏,今晨逝世! 5月1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
中摩民众“以茶会友”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迪拜5月11日电(记者管克江)当地时间5月9日,“茶和天下”·雅集暨“...
“最脏水果”第一名 小心一口中...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街边果切逐渐“火热”了起来。商家“贴心”地将水果削皮、切块、装进小盒子,吃起来简...
纪录电影《滚烫年华》首映,奋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5月10日,纪录电影《滚烫年华》首映礼在深圳举行。《...
湖北省龙舟公开赛开赛:24支队... 中新网武汉5月11日电 (张芹 张泽君)2025年湖北省龙舟公开赛(武汉·洪山站)11日在洪山区南湖...
从“稳市场”到“育动能”:国际... 转自:扬子晚报网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期部署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的增量政策,金融部门宣布一揽子政策...
一把驳克枪(8)|“乘舟二闸欲...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瓷碗盛豆汁儿,门墩儿藏光阴。每周三、五、日,让我们跟随“老北京活地图”——赵振华...
广大证券:《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   本周A 股市场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本周上涨个股占整个A股的比例为84.5%,周...
白酒指数结束周线四连跌,洋河、...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彭水萍 五一节后首个交易周,A股展开强劲反弹,W...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春播迎高峰 各... 转自:中工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全国春播迎来高峰,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多措并举做好...
邻里嘉年华营造和睦氛围   本报讯(记者任珊)用怀柔方言朗诵《怀柔文明公约》,体验VR党建知识竞答,参与投沙包、不倒森林等趣...
全球多国(地区)创业者在沪集中... 中新网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澳大利亚(悉尼)分赛11日在...
马克龙:法英正与乌克兰商议“在...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10日表示,法国正在与英国、乌克兰方面商讨向乌派...
2025海淀3×3超级争霸赛开...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5月10日,2025海淀3×3超级争霸赛开幕式在华熙LIVE...
联想推出 Lecoo 斗战者 ... I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联想 Lecoo 斗战者 G1 智能体 AI 眼镜现已上架京东平台,...
苹果中国iPhone 16系列... 观点网讯:5月11日消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iPhone 16系列手机价格出现首次下调。据报道,5...
一张脑部CT,揭开4亿年前古椎...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研究员带领的中澳研究团队首次在苏格兰以外地区发现了约4亿年前的...
一气呵成!运油-20的跨昼夜“... 近日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开展跨昼夜空中加油训练多架歼-16战机与运油-20组成战术编队连续完成对...
联想集团(00992)重磅发布... 联想集团(00992)在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重磅发布面向个人与企业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