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通讯员 罗纱
在4月18日举行的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的“乌蒙山外山红茶”斩获红茶类(条形)金奖,为威宁茶产业再添金字招牌。
“乌蒙山外山红茶”到底靠什么样的魅力,打动全国各地的知名茶业专家学者、茶叶采购商和经销商代表?5月5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时下正值制茶黄金季,走进位于金钟镇的“乌蒙山外山红茶”制茶公司——贵州昌乔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钟镇文昌茶厂,制茶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对新采摘的茶叶进行加工制作,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一叶叶嫩芽逐渐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红茶。
“近期,茶厂日均收购量已突破300斤,即将迎来日均2000斤的收购高峰。”贵州昌乔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主任杨才又的眼中满是期待,“预计今年可收鲜叶20万斤至24万斤,能加工生产5万斤至6万斤干茶。”
威宁茶树种植基地的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最高的海拔达2277米。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赋予了威宁茶叶独特的韵味和品质。文昌茶厂自2019年扎根当地以来,秉持生态有机的理念,构建集茶叶生产、初制、精制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好茶三分靠种,七分靠制。”杨才又轻捻茶芽娓娓道来。目前,茶厂既传承着手工揉捻的匠心,又引入了现代化生产线,让高山云雾茶香飘向更远方。
为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文昌茶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收购周边乡镇茶农采摘的茶青进行精细加工,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种茶、采茶、制茶。
村民刘桂兰熟练地翻炒着茶叶:“每年采茶季都能在家门口干上三四个月。既学了手艺,又能顾家赚钱。看着茶叶被炒制成功,很有成就感。”
村民刘代珍家里种着100多棵茶树。采摘茶叶后,她就等待茶厂的工作人员前来收购。傍晚,她开心地数着卖茶钱说:“昨天采茶卖了66元,今天又卖了68元,在家就能增收。”
茶青变“金叶”,荒山成金山。文昌茶厂不仅让高山云雾茶走向全国市场,更让茶农们钱袋子鼓了起来。杨才又说:“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深入挖掘和弘扬本土茶文化,带动更多茶农参与进来,共享产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