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捷克降息,全球等待美联储的政策决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捷克降息25个基点
5月7日晚间,捷克决策者在通胀放缓超出预期后下调了利率,不过由于持续的价格压力和全球贸易风险,投资者现在可能面临货币宽松暂停期的延长。
捷克央行在周三的会议上将基准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至3.5%,与市场预期一致。
这是捷克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去年快速降息之后,央行已转向“走走停停”的模式。由于服务类通胀顽固、工资上涨、房价攀升以及预算赤字扩大,一些理事会成员表示,这可能是本轮宽松周期中的最后一次降息。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对依赖出口的捷克经济构成风险。央行官员指出,增长放缓可能带来通缩效应,但若出现类似疫情时期的供应链中断,也可能导致价格再度上涨。
帕特里亚金融公司驻布拉格首席经济学家扬·布雷斯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关税的计划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促使捷克央行在此次降息后“不会排除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
周二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捷克4月通胀同比放缓至1.8%,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且低于市场预期。然而,消费者价格增长主要受到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燃料成本影响,而服务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今年以来,捷克经济信号复杂多变。通胀受食品和燃料价格波动以及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共同影响。尽管家庭消费正在从30年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中逐步恢复,但投资活动仍然滞后。
捷克央行的声明中显示,国内服务业通胀仍居高不下,工资增长也高于平均水平,房地产价格显著上涨。这些因素对长期物价稳定构成风险。因此,此次降息动作较为谨慎,货币政策仍处于紧缩状态,且将继续维持这种状态——无论从事后还是事前角度看,实际利率仍明显为正。国内经济中持续的通胀压力限制了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捷克央行称,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金融环境趋紧。由于当前国际贸易壁垒变化的具体形式尚不明朗,其影响尚难以可靠评估。其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影响也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财政政策和主要央行未来的反应也尚不得而知。但银行委员会的评估已涵盖多种可能情景。
全球等待美联储议息结果
北京时间5月7日晚间至8日凌晨,全球市场等待美联储的政策决定,市场的焦点将集中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天美东时间下午2:30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
市场预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顶住白宫降息压力,坚持观察劳动力市场与通胀走势,而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与财政削减政策正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花旗美国经济学家吉塞拉·杨分析:“关税既推高通胀(上行风险),又抑制增长与就业(下行风险)。”
若通胀反弹,美联储需延长高利率;若经济因关税萎缩,则被迫降息救市——如同同时踩下油门与刹车。
高盛Jan Hatzius等分析师在近日报告中表示,与2019年贸易冲突期间相比,美联储对降息似乎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如今通胀和基于调查的通胀预期都高得多,决策者需要看到更有说服力的经济放缓证据才会采取行动。
高盛研究认为,降息的最有力理由将是美联储官员认为数据表明失业率可能持续上升。这意味着需要看到失业率上升、工资增长疲软,以及公司趋于谨慎或需求增长疲软等其他迹象。
“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也在最新报道中指出,面对经济衰退和通胀压力的两难困境,美联储将更倾向于“保通胀”,同时将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将就业数据作为其决策的重要参考。
校对:王玥
编辑:江右
制作:泰勒
审核:陈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