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丁香花做得多么逼真,我仿佛能闻到花香。”“这首小诗写得真美。”……4月28日上午,在西安市实验小学教学楼大厅里,三年级(5)班的学生们在班主任韩茜娟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丁香花节的学习成果展。面对眼前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学生们不禁连连称赞。
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实验小学在同德楼前栽种了两株丁香树,象征着“实验光辉”,寄望学生能够具备“勤奋、谦逊、纯洁、优雅、阳光、笃学、童真、快乐”这八大品质。2021年,学校根据教学实际,精心打造了丁香花融合课程。该课程将语文、艺术、科学、劳动、思政等多个学科有机融合,以丁香花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西安市实验小学自1950年建校以来,两次获得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称号,学校以丁香花为媒介,开启德育智慧,滋养品德之美,崇尚德行实践。”西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蓉说,以语文学科为例,其核心目标可概括为“赏其美,品其志,作美文”。具体而言,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观察丁香花的外形特征,从而感受其外在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丁香花的内在品质美;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创作诗句、段落或文章,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
学校将每年三月定为丁香花节,学生们自主设计徽标与吉祥物。2025年,这项活动已迎来第五届。孩子们亲切地将丁香花吉祥物命名为“小丁”,每位实验小学的学子在毕业时都会收到一个“小丁”作为纪念。
在第五届丁香花节的学习成果展示区,色彩斑斓的精美荷包、随风摇曳的风铃以及栩栩如生的水粉画等作品琳琅满目。学生们通过摄影、剪纸、绘画和装饰等多种形式,生动地描绘出心中的丁香花,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之中。自4月9日丁香花节启动以来,这些作品在课余时间总是吸引着学生们驻足欣赏。
据了解,丁香花学科融合课程是西安市实验小学尚德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丁香花节为契机,通过精心营造氛围,推动丁香花融合课程的丰富与完善。每年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学校都会举办丁香花项目式学习成果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课程融合了语文、艺术、科学、劳动和思政等学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主题活动以及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与创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我们由年级长牵头,组织年级内各学科进行融合协作,开展以课程为主题的活动。”张蓉介绍道,活动依托丁香花节,着力探索学科育人及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模式。
站在走廊下,微风轻拂,五彩斑斓的风铃随风摇曳,每串风铃都在传递着环保的理念,彰显着丁香花坚韧向上的精神。二年级的孩子们以“铃舞丁香”为主题,亲手制作了会“唱歌”的风铃——在语文的诗意中书写童真絮语,在科学的探索中发现声音的奥秘,在美术的创作中绽放艺术想象,在音乐的律动中谱写春日乐章。
六年级组以“丁香·我们的童年”为主题,以花为媒介,以童年为主线,引导孩子们将小学六年来与丁香的点滴回忆融入创作中,经历了一段别具意义的学习旅程。同学们通过“丁香胶片”记录下优美的诗句、细致的科学观察以及动人的摄影作品等,并用“丁香果”珍藏与丁香相伴的珍贵记忆。
如今,每一位“实验人”心中都怀有一份丁香情结。每逢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校园内便弥漫着馥郁的花香。广大师生们纷纷来到丁香花树下,欣赏花开,品味花香。他们在树下合影留念,尽情嬉戏,这已成为校园中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学生通过养护丁香树、留住丁香花,以及设计制作丁香花相关作品,深入了解了丁香花的花期,并知晓了丁香树先开花后长叶的独特生长规律。他们不仅拓展了思维,还亲自动手实践,并为丁香花创作诗歌……通过这一系列融入真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丁香花的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们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资料搜集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学习思路也更加开阔。
正如四年级五班任怡然同学的诗作《丁香花》所描绘的:“当你走近丁香树,便能嗅到那令人陶醉的芬芳。或许,它不如其他花朵那般艳丽,但它活得自在,活得纯粹,活得令人心安。啊!丁香,你令我沉醉,令我心生喜爱。”(记者 李荣)
原标题:融合创新 探究实践——西安市实验小学第五届丁香花节学习成果展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