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春夏之交, 15名来自泰国的师生跨越山海, 走进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开启11天“沉浸式”研学之旅。 从课堂到实验室, 从秦淮美景到科创前沿, 他们与中国师生携手,以青春交融共绘 “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交流。
交流项目牵头方、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朱廉在发言中表示,在中泰建交 50 周年之际举办中泰师生交流营,既是回应历史的召唤,更是“科教灯塔、点亮国门”的生动实践。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强调“集大成、得智慧”,期待在这样的开放交流中,通过科技交流与人文浸润,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中国发展模式的认同感,培养知华友华的未来人才;也为培养中国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精彩的“沉浸式”课堂正式开启!泰国师生们首先前往金陵河西“钱学森少年科学院”,学习仿生机器人、人工智能、STEAM等科创类课程,感受金陵河西学子的“科研日常”。
在无人机编程课中,泰国同学们在深入学习编程代码的同时,还聆听了授课老师讲述的钱学森先生在航天领域突破重重技术封锁、为国防科技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的伟大事迹,深受鼓舞。
剪纸课上,泰国学子满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忱,踊跃参与。活动中,南京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钧引领泰生探寻南京剪纸非遗技艺,让古艺焕发新彩。
在活力满满的飞盘竞技课上,中泰学子一同探寻飞盘运动的奥秘,尽情挥洒汗水,共筑深厚情谊。
高尔夫球馆,一场跨越国界的奇妙体验拉开帷幕。每一次挥杆,都饱含着对运动的热爱;每一次击球,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外出打卡的行程中,泰国学生们漫步夫子庙感受古韵,走进老门东触摸岁月痕迹,在红山动物园与萌宠欢乐互动,游览玄武湖赏湖光山色,探访鸡鸣寺听梵音悟禅意,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南京韵味,收获颇丰。
更暖心的是,初二年级部得知有泰国学生生日,特意准备蛋糕与惊喜,让异国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通讯员 糜梦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