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福研究)
// 核心观点 //
降准如期兑现,是兼顾流动性投放和稳汇率目标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最优选择。与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相配合稳定银行净息差并提升利率传导效率,预计将有力保障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整体抬升的背景下,一方面提振消费内需稳定信心的要求将稳汇率目标的短期重要性推升起来;另一方面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再度波动中趋于下行,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仍需货币等政策工具发力进行巩固。两大目标同时实现的要求,意味着央行需优化数量性工具使用结构,既避免购债类工具频繁使用引发长期利率下行和贬值压力重现,又能够高效提供充足流动性以有力保障和促进居民和企业部门债务融资需求稳步增长,降准就构成当前阶段的高效率、低成本、双均衡的最优选择。央行决定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流动性约一万亿,可望促进居民和企业贷款稳定增长,并同时有助于持续实现稳汇率双重目标。央行同步决定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助于共同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净息差,提升利率下调的传导效率,有效促进投融资需求。我们维持下半年仍将持续活跃使用降准工具的预期,维持全年降准100-150BP的预测不变。
分别下调政策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10BP、25BP,意在巩固作为内需基础的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辅以创设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对汽车金融公司等降准5个百分点旨在进一步促进后地产周期的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需求。当前商品消费内生动能则很大程度上与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高度正相关。4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再度波动中趋于下行,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下行速度更快,或显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仍需政策巩固。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并带动LPR等幅度下行,可望进一步降低新增购房和存量房贷成本,稳定楼市预期,降低居民提前偿债意愿,边际促进居民消费购买力。而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则有望对近期降温更为明显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形成更强的针对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创设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并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融资租赁公司存准率5个百分点至0%,则进一步重在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方式对后地产周期链条的大宗耐用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内需形成有效刺激。
稳地产促消费稳投资有效提振内需的政策导向,与产业链韧性和出口压力边际缓和,共同构成我国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对等经贸会谈的底气,“稳汇率—稳地产—促内需”的良性循环有望凸显并夯实,货币财政政策自主扩张空间进一步打开。早间商务部释放明确信号,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商务部并再度强调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表态凸显出我国在应对本轮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过程中正在掌握越来越大的短期主动权。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供给侧的强大韧性,在关税战无法迅速提升美国产出的根本性规律日渐显现背景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转而采取相对缓和姿态,我国二轮抢出口概率提升;另一方面包括今天实施的一系列稳地产促消费稳投资的内需提振类政策,也正在不断增强市场对国内大循环夯实、做好自己的事以应对外部冲击的坚定信心。“稳汇率—稳地产—促内需”的良性循环有望凸显并夯实,货币财政政策自主扩张空间进一步打开。
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政策共同发力,巩固市场向好势头与服务新质生产力相结合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上升螺旋。货币政策方面,增加3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近期证监会将出台进一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的政策措施并择机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并将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征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方面,央行合并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为8000亿元,证监会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等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短期潜在市场波动风险预计将得到更为灵活的熨平;同时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今天就会发布,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占比,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人民币贬值幅度大于预期风险。
>>>
研究报告名称:《降息降准稳楼市股市,提振内需促关税谈判——5.7一揽子金融政策解读》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报告发布机构:华福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分析师:
秦泰 SAC:S0210525040009
周欣然 SAC:S0210525040005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