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民航网
“五一”假期(5.1-5.5)是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的出行高峰期,西南地区民航运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做好“五一”假期民航空管运行保障工作,西南空管局围绕运行安全、流量管理、协调联动等方面,周密安排部署,全力做好保障,确保旅客平安、便捷、温馨出行。
(西南空管局供图)“五一”假期期间,西南空管局共保障航班27472架次,同比增长3.41%,航班正常率90.83%。其中,成都双流机场起降2941架次(日均588架次),同比增长3.52%,航班正常率90.21%;成都天府机场起降5598架次(日均1120架次),同比增长5.96%,航班正常率92.58%;成都两场日均起降1708,同比增长5.11%。昆明长水机场起降4886架次(日均977架次),同比增长7.83%,航班正常率93.45%;贵阳龙洞堡机场起降2352架次(日均470架次),同比增长3.07%,航班正常率87.02%;重庆江北机场起降4788架次(日均958架次),同比增长2.50%,航班正常率91.33%。
严守安全底线 确保运行平稳
西南空管局始终把空管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强化关键环节管控,确保运行安全。据运管中心介绍,今年不同以往,空管系统雷雨季节保障从原来的6-9月扩大到5-9月,雷雨、强对流等复杂天气增多给空管运行带来诸多挑战。气象部门在节前发布了航空天气专题预报,为空管运行“早预警、早研判、早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据气象中心介绍,西南地区“五一”假期天气复杂,呈现“高温、多雨、强对流”并存的特点,特别是5月4日四川盆地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给空管运行带来不小的挑战,气象中心从多时空尺度对该过程进行了跟踪、预测和服务,成功打赢雷雨季节第一“战”。
“五一”假期前,设备部门提前做好设备维护和巡检,重点对室外单元、天线系统、供电、传输线路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夯实设备安全基础。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东二跑道建设基础工程进入关键的道面铺设阶段,面对“五一”假期航班流量增加与各项不停航施工的叠加影响,云南空管分局严阵以待,积极作为,通过协同管理和动态优化,加强风险管控,确保不停航施工期间的空管运行安全。
加强流量管理 提升运行效率
流量部门结合天气情况加强会商,提前启动预战术流量管理措施,通过运管委合理调整航班计划,避免航班过度集中,防止出现航班积压和冲突,提升运行效率。管制部门实时监控航班流量,提前预判流量变化趋势,确保运行容量与流量相匹配。在流量高峰时段,及时增开扇区,确保运行保障能力始终覆盖运行需求;在流量低谷时段,适时合并扇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今年3月,黔东地区空域调整正式实施,解决了贵阳进近东侧出港点的拥堵问题,贵州空管分局在“五一”假期期间持续开展运行优化、加强流量管理,提升运行效率。“五一”假期期间,单个出港点出港航班占比由原来的75%下降至35%,共计缩短航程约2.5万公里,节约航油约73吨,如去往华北、东北方向的航班在使用此次空域调整新增的临时航线执飞后,单趟可减少航程45公里。实施连续上升和连续下降共计400次,是空域调整前的722%,创历史新高。
强化协调联动 提升服务质量
“五一”前夕,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加入成渝运协委,进一步推动了西南地区各机场、航空公司、空管之间的深度协同。“五一”假期期间,充分发挥成渝运协委协同作用,建立了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地传递天气变化、航班动态等关键信息,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和积压,提升了服务质量。情报部门根据“五一”假期运行保障特点,提前对西南地区所有机场航行通告发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各机场提前开展沟通并主动反馈结果。同时,了解掌握机场在假期运行保障中涉及航空情报的运行服务需求,做好飞行情报服务。今年4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行,重庆空管分局为应对好空域结构的调整优化、新老航站楼间协同运行等一系列变化,与重庆江北机场重新签订管制协议,对新老航站楼停机位分配、T3B机坪及配套滑行道使用、地面管制责任区域划分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优化,制定出一套既保障安全又提高运行效率的空域、跑滑规划方案,通过加强与机场的协同联动,确保“五一”假期空管运行保障安全、高效、优质。西南空管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持续做好雷雨季节以及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的航班运行保障工作。(《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 通讯员吴可)(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