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7日至9日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约3000家参展商在19个展厅和一个室外展区展示面向未来能源行业的最新创新和解决方案。中国共有约850家企业参展。
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由4个展会“打包”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展——欧洲国际太阳能展。大多数中国企业参加的就是这一展会。其他3个是欧洲国际电池储能展览会、欧洲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展览会和欧洲智能电网展览会。
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公关人员伊纳·戈申6日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中国企业近年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太阳能展的主力军。今年4个展会共吸引约850家中国企业参加,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
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官网显示,本次展会中国企业阵容强大,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宁德时代等大型能源企业将参加,但大多数是能源领域的中小企业。许多中国企业在介绍中表示,希望通过自身尖端技术,促进全球能源改革,并为零碳星球和绿色地球做出贡献。
鉴于欧洲不断出现能源紧缺,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近日出现断电事件,根据展会方的新闻稿,本次展会将重点关注提高电网灵活性和数字化的必要措施,为未来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电网做好准备。
德国太阳能行业协会将介绍德国太阳能技术的最新行业数据。该协会还将对德国联邦选举后太阳能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评估,并与新政府谈判。众多德国及欧洲企业表示,希望重振欧洲太阳能企业的发展。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3年,欧盟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97亿欧元的光伏板、39亿欧元的液体生物燃料和3亿欧元的风力涡轮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光伏板的生产成本比欧盟低35%至65%。据估计,欧盟集成电池和组件的制造成本比中国高70%至105%。
路透社上周表示,光伏行业的顶级制造商已面临低价和对美出口关税的双重压力。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正加强与欧洲的合作。宁德时代在德国和匈牙利新建的两座工厂已投入运营。远景动力在西班牙建设的超级电池工厂于去年7月举行奠基仪式。该工厂将成为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派能科技首座海外工厂3月在意大利帕多瓦举行开业仪式,该公司陆续在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子公司。
多名德国行业专业人士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欧洲能源转型离不开中国。被认为主导欧盟电池旗舰项目的瑞典电池巨头“北伏电池”的破产就是一次教训。他们认为,中国在光伏、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建立了一条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价值链,具备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
“中国绿色能源发展迈向里程碑”,德国新闻电视台最近称赞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风光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扩张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考虑到美国政府放弃气候保护,中国正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美联社报道称,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3.73亿千瓦,其中约3/4来自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这是美国的8倍多,欧洲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