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持续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建设。连日来,我省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表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奋发进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群众的生动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展现担当新作为。
锐意进取 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动能
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宣威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琦兴表示,一定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干家、行动派,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持续深化清廉建设。抓实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重点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一流的服务环境、“亲清”的政商关系。抓好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聚焦项目审批重点环节,严格规范项目审批备案,加强项目审批全流程监管,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持续深化招商和项目实施领域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做到公平竞争、诚信履约、惠企利民,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会强调,要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引导各级干部持续转作风、提效能,让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呈贡区委书记陈净表示,呈贡区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以“拼”的干劲、“实”的作风、“闯”的锐气,推动新风正气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开展“实干家”选树行动,强化干部“一线工作法”和“项目包保责任制”,聚焦花卉产业提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干部在项目推进、民生服务中锤炼作风、提升效能。深化“整得呈”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完善“区委书记、局长坐诊接诉”机制,推行企业诉求“24小时响应制”,为华为、360、斗南花卉等重点项目(产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加速项目投产达效。“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必须大胆去想、踏实去干,让效果可看。”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三合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罗霄表示,今年以来,三合营社区结合“百家熟”走访机制,陆续推出课后托管班、日间照料中心、周天公益课堂、维修呼叫平台等服务项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稳步推进两条街区和两类经济链,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稳就业促创业。
在玉溪市红塔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群众接待大厅设置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功能分区,满足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等功能需要。“我们采取了‘政法单位及信访部门常驻+行政主管部门轮驻+社会资源入驻’的常态化运行模式,例如在处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时,交办给相关入驻单位开展先行调解,同时推动医调、交调、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从‘多头跑’到‘一站式’办理。”红塔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朱祥说。朱祥说:“我们将围绕全会关于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以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玉溪市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力量盘活、平台整合、机制融合,一体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红塔区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96.8%,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6%,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眼下,经过前期的修枝整形、高效授粉、科学疏花,昭通市昭阳区73万亩苹果产业迎来果园管护关键期,农技工作人员下沉一线指导果农开展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控,为果园增产增收夯实基础。“全会提出,要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王牌。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强苹果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信心和决心。”正在果园开展技术指导的昭阳区苹果产业中心主任杨龙江说。作为昭阳区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苹果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果”,2024年全区73万亩苹果实现综合产值130亿元,惠及果农11.7万户45.6万人。“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增强群众增收的产业发展支撑。”杨龙江表示,将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群众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真抓实干 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中越边境上,盘龙河畔榴莲飘香,口岸经济热浪滚滚。数据显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的天保口岸,近期榴莲单日货值峰值超4000万元,总量占全国20%以上,成为全国第三、全省第二进口榴莲的口岸。今年以来,天保口岸的榴莲、铝制品等高货值品类增速明显,在其他传统优势品类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为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注入新动力。“5月1日,天保口岸货值突破5000万元,再创新高。”文山州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艳冰介绍,文山州持续完善口岸信息化、智慧化设施建设,优化进出口通关效率,稳步扩大口岸贸易规模,预计1至4月,全州口岸货值达11.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5%以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推动‘口岸+通道+市场’点线面协同发展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程艳冰表示,文山州将加强口岸与州内7个省级开发区以及边境城镇融合发展,将口岸贸易与文山州特色产业结合,全力打造“口岸强县”和边境贸易“优势县”,推动口岸经济成为全省、全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进入5月,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区综合开发项目成效初现,吸引多家龙头企业签订标准厂房承租协议。“全会强调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加强与周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深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我们明确了发展方向。”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林表示,通过创新提出“子项目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项目建设模式、“投资人+EPC”的园区建管营模式以及“资源、口岸、园区”三大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把联农带农机制、生态园区建设、光伏项目贯穿其中,持续发力产业升级、橡胶全链条服务等,加快推进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区共有7家入园企业,工业产值超过4.18亿元,在打造中老铁路沿线共享发展样板进程中跑出了“加速度”。
随着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在朝阳楼斑驳的石墙上,千年临安古城在小贩的叫卖中醒来,热气蒸腾的米线店里,旅居客正和本地市民一起大快朵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气候宜人,坐拥“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两张亮丽名片,在旅居产业发展中优势突出。“全会提出要推动‘旅居云南’健康有序发展,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临安镇党委副书记李姝慧表示,聚焦旅居产业发展,临安镇将着力做好乡村旅居、文艺旅居(陶创旅居)、城镇旅居等旅居业态,围绕碗窑村、包家山村等示范村建设,积极引进资本合作,精心做好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各村(社区)建立“旅居者”交流信息化平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一家人的建水”营造更优质的环境,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与保障。同时,在产业发展中兼顾好农民、企业、村集体各方利益,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在关爱“一老一小”群体上持续发力,以旅居发展推动群众生活水平提升。
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白象街60号新时代幸福食堂,菜品丰富、干净整洁,前来吃饭的老人纷纷表示这里菜品多元、价格实惠。该幸福食堂可容纳100余人同时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近年来,德宏州将关爱服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将关爱服务工作纳入“十联户网格”管理,构建党政干部、村组干部、邻里乡亲结对挂联机制,实现留守老人、儿童日常有人管,遇到急事难事有人帮;不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质效,老年人幸福食堂作用发挥明显,全州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3万余人次,实现县级全覆盖。德宏州民政局副局长李小三表示,“一老一小”问题关乎民生福祉,抓好这两项工作是贯彻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接下来,德宏州将以“助餐惠老”行动为牵引,制定完善独具德宏特色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依托幸福食堂、福彩驿站、社会组织等探索打造“幸福e站”,全力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张雯 杨茜 沈迅 张雁群 龙舟 张文峰 戴振华 黄翘楚 管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