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畅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广:用贸易公司的逻辑做软件服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
2009年入职阿里巴巴,从到一家家企业跑客户开始,到当上阿里国际站北方大区业务负责人,再到去阿里旗下高德地图任职……多年的阿里工作经历,在王东广身上留下了深深的互联网大厂烙印。
无论是企业内部称呼,还是对外介绍,王东广至今仍用着阿里时期的花名——“白局”,以至于很多熟悉他的人叫惯了“白局”,却不知道其真名。而在前阿里人的标签之外,他如今又多了一个创业者的全新身份——青岛畅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畅联达的定位是成为一家软件平台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目标是在10年内服务10万家中小企业。”王东广告诉记者。
从大厂到创业
创业之前,王东广从事的是互联网大厂营销。这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岗位,需要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随时出差,调整工作地点是家常便饭。调动最频繁的时候,他一年换了三个城市工作。
“之前我工作到哪儿,家人就跟到哪儿。”对于王东广而言,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让家人能在一个城市稳定下来。
2021年末,从高德地图离职的王东广回到青岛,从事地图相关的应用开发。随后,他又成立青岛畅联达科技有限公司,以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为底座,助力企业组织与业务数字化,业务包括钉钉代理、人员培训、第三方厂商产品落地、低代码定制开发、产品集成、源码定制开发等。
王东广之所以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条赛道,一方面源于对钉钉业务的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中小企业痛点的了解。在阿里的13年间,他到访过众多中小企业,深刻理解企业在人力、资金、产品、市场、渠道等各个环节的需求。
“所有企业都有数字化需求,初创企业有开拓客户、客户管理、售后维护、店铺系统等需求,中型企业有办公会议、文档存储、培训、招聘等协同需求,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又会出现系统集成、数据中台、多组织联动等需求。企业对智能办公的需求很多元,但市场上做集成的供应商不多。”王东广介绍。
深耕办公数字化
谈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被提到的往往是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等。实际上,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制造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还包括办公的数字化,涉及即时通讯、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等。
该行业的特点在于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需求差异大、资金有限,大厂看不上这个细分市场,小型软件公司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亟需专业的平台整合资源。
用王东广的话来说,畅联达不同于传统软件公司,其是用贸易公司的逻辑来做软件服务,为中小企业梳理数字化需求,帮助它们选型,做好供应商品质、交付及价格的管控。
在运营模式上,畅联达采用了轻资产模式,充分整合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小到几百元的电子工资条,大到百万元的定制开发,畅联达有上千种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吸引中小企业从小场景切入数字化,续签率达到95%以上。以生产假睫毛及美妆工具的青岛佳合永润化妆用品有限公司为例,最开始从畅联达购买钉钉专业版服务,进而定制了一套人力资源系统,之后又衍生出云社区、财务系统等需求。
“站在数字化的视角,即便开个餐馆,也有订单管理、账目登记、报表分析、员工考勤的需求。”王东广表示,“光青岛就有70多万家中小企业,从青岛到山东再到全国,这个市场足够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5年05月07日2版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