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哈尔滨之美》/蒋蓁/哈尔滨出版社/2025年1月□王晓平
哈尔滨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美丽城市,令人陶醉。
哈尔滨之美,美在哪里?又是怎么个美法呢?2025年年初出版的散文集《哈尔滨之美》告诉世人,哈尔滨之美就荟萃在哈尔滨那些优雅而熟悉的雅称里。每一个雅称,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本书,都是一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万花筒,都是一个美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作者蒋蓁以解析哈尔滨的各种美名雅称为“纲”,从各个视角对哈尔滨之美,作出了明晰而生动的挖掘及诠释。
蒋蓁长期对哈尔滨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坚持用散文手法书写城市历史文化。该书收录作者10余年来有关赞美哈尔滨的散文53篇,其中,大部分文章曾在报刊发表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从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的历史渊源,到各种美誉称谓的由来;从历史故事,到城市文化艺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内容涉及面广,解析透彻,文辞优美,引人入胜。
本书从六个方面展现哈尔滨的绚丽画卷,并穿越时空隧道,找回历史的记忆。读者从中会领略到哈尔滨无尽的魅力和独特的韵味,令人神往:“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俄罗斯与欧陆风情之美;“建筑艺术博物馆”——经典荟萃的建筑艺术之美;“夏都”——“哈尔滨的夏天多迷人”的浪漫之美;“音乐之城”——“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的旋律之美;“天鹅项下珍珠城”——“北国风光”的诗情画意之美。哈尔滨之美不再扑朔迷离,不再无从说起。这部散文集,是打开认知哈尔滨之美大门的钥匙,让读者读懂哈尔滨为什么是这样迥然不群。
如何描述一座城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如何揭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征,是面对当前文旅发展新形势下,书写城市的一个课题。尤其面对哈尔滨这座文化和艺术“洋味儿十足”的城市,更是增加了难度。通过《哈尔滨之美》,我们会对一些久悬于心的疑问有了答案。比如“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由来,“建筑艺术博物馆”是个什么样子,“音乐之城”的诞生和“天鹅项下珍珠城”的出处等。同时,在“冰城”“夏都”的描述里,体验不一样的城市风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对于哈尔滨之美,仅有爱美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哈尔滨之美的眼睛,除了好奇心、爱美之心,还要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和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尤其最重要的——有对哈尔滨真挚的爱。
作者在书中深情地表达了对哈尔滨真挚的爱;用细腻精美的语言,赞颂哈尔滨的城市之美;对城市文化艺术内涵进行了深刻挖掘和研究,道出了城市特色的精髓,透过令人炫目的光环,揭开了冰雪文化艺术、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音乐文化艺术背后的秘密,读后令人茅塞顿开,对这座“洋气”城市的“名”与“实”有了全面认知,将会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哈尔滨,进而热爱这座城市。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人人都知道哈尔滨美,但到底美在哪里,怎么个美法,很多人却说不清楚。读过《哈尔滨之美》,你便会一目了然。
《哈尔滨之美》书中大量的历史文化故事、冰雪文化故事、建筑艺术故事、音乐文化故事以及对哈尔滨历史文化回顾方面的故事,新颖生动,趣味性强,极具吸引力,并引人思考。阅读此书,会使读者对这座城市的“洋气”“豪气”“大气”有更深的理解,并在书中描绘的哈尔滨的今昔对比中,读懂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哈尔滨之美,的确美得有深度,美得有广度;美得有外在,美得有内涵。
而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以敏锐而细致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以散文之美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情感的温度和人文的底蕴。按照城市“美名”所包含的范围,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去深入细致地刻画。让读者在感知美的同时,感受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用美文写美城,也使城市故事具有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本书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