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漱玉平民
凌晨3点,小陈又一次被剧烈的咳嗽惊醒,喉咙像被羽毛反复抓挠,胸口仿佛压着10斤重的水泥板……
图片来源于AI他以为只是“换季感冒”,直到晕倒在公司电梯里——急诊医生的一句话让他后背发凉:“再晚来一周,你的肺可能就废了。”
图片来源于AI警惕“会呼吸的痛”⚠️
这些症状是身体在求救
很多人以为哮喘发作时才会出现典型的喘息症状,实则不然!据医学研究表明,超 60% 的哮喘患者首次发作时,都误以为自己只是得了感冒。
事实上,哮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这些 “非典型” 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持续性干咳(尤其夜间加重,止咳药无效)
胸闷窒息感(像被塑料袋套住头呼吸)
呼吸带哨音(类似“咻咻”的拉风箱声)
运动后呼吸困难(快走几步就需大口喘气)
若上述症状持续≥3 周,又或者在接触花粉、冷空气、宠物毛发等物质后突然发作,那你可得提高警惕了!测一测你的 “哮喘风险值”,给自己的健康把把关。
🔍 哮喘风险自测(符合2项以上建议就医):
▶️每月夜间咳醒≥3次
▶️爬3层楼需中途休息
▶️感冒后咳嗽持续1个月
▶️家族有哮喘/过敏史
▶️闻到烟味、香水易呛咳
哮喘防控指南📌
做好这些,实现呼吸自由
被诊断为哮喘并不意味着要 “与病共存”,通过科学规范的防控,可以减少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畅享自由呼吸:
1️⃣ 坚持用药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减药。哮喘的治疗中常用的控制药物主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随意停药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
图片来源于AI2️⃣ 避免接触过敏源
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并尽量避开,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自己对哪些物质过敏。
如果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对宠物毛发过敏,就不要在家中饲养宠物;对尘螨过敏,要经常清洗、暴晒床上用品,使用除螨仪清洁房间。
图片来源于AI3️⃣ 注重锻炼 强化心肺功能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游泳、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
图片来源于AI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2025年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哮喘虽然无法彻底根治,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日常防控。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让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愿大家都能自由呼吸,拥抱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评述[J].西部医学,2022,34(01):1-4.
2、成人重症哮喘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03):74-77.
(转自:漱玉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