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离开家乡去闯荡,见识了世界的繁华和人心的诡谲之后,往往会产生回归故园的情愫,想象着自己回归田园之后栽树种菜的美好生活,以及瓜棚豆架之下的惬意人生。《晋书》记载,苏杭人张翰在西晋朝廷任高官,一年秋风起时,他想起了家乡的美食莼菜羹和鲈鱼脍,思乡之情愈浓。感慨万千,遂辞职还乡,成为一时美谈。
近些年来,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出乡村的无限活力和发展潜力,很多外地工作的青年或者毕业的学生都选择了回到乡村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前一段时间,笔者在甘肃天水采访一户花牛苹果种植户时了解到,随着天水花牛苹果的品牌日盛,销量骤增,他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已经计划好待毕业以后,就返回家乡,利用自己所学的电商知识,建立花牛苹果的电商销售渠道。如此一来,既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也能够帮助家人、乡亲致富,还能够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可谓是一举多得。类似情形比比皆是,广大有志返乡青年正在利用自己的新知识、新技能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新的力量。
这一类群体被称为“新农人”。“新农人”为乡村带来的改变是深刻的,既能够改变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也能够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有的农村老人,若子女孝顺,可以实现衣食无忧;一旦子女不孝顺,或者因收入低而自顾不暇,老人的生活水平就会降低。如果有了为这些企业工作的机会,或者加入合作社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通过适当的劳作,每年能增加几千元、几万元的收入,对于晚年的生活是有极大改善的。不惟老人,其他年龄段的人亦可以得到劳动报酬,提高收入,提升生活水平。
返乡创业也好,就业也罢,有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外力的支持。有句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对于青年人而言,有知识、有能力,但是起步资金、日常运营资金、扩产资金的缺乏往往成为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座高山。这就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用信贷的及时雨来破解他们遇到的种种难题。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充分利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为企业量身设计“技术创新基金贷款”方案,为百利种苗系列集团授信额度超亿元,有效解决企业日常运营资金及增资扩产需求,让“新农人”返乡创业的梦想收获果实。这是为“新农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安吉成就了我的梦想,也成就了我的未来。”在浙江湖州,返乡创业青年刘志薪想在村里的闲置土地上开设一家融合特色民宿与餐饮的生态农庄,但生态农庄前期投入成本大,设备场地等费用较高。宁波银行安吉支行深刻理解这一创业愿景的重要性,迅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实地调研考察,批准了高达120万元的抵押贷款,为刘志薪的创业梦想插上了资金的“翅膀”。
总体而言,根据需求量身打造方案、用优质的服务满足需求,陪伴“新农人”在家乡扎根生长、茁壮成长,是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其立足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