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肥乡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本报讯(李耀彩)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评审“远程异地”改革步伐,肥乡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数字赋能、智慧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场所优化提升工程。今年3月,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督导组一行来肥乡核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并称“改造成效在省内交易中心属于第一梯队”。
该中心在满足日常招投标服务的基础上,将原来隔断工位创新改造为10个高标准独立评标间,评标间内人性化设置直饮热水机、洗手池、卫生间和休息床被等,满足隔夜评标需要,通过打造“沉浸式”评标空间,为专家独立评审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一人一位”分散评标,提升评标场所服务效能。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确保评标过程高效透明。每个评标间内均设置独立的拾音摄像头、评审电脑、耳机、耳麦等电子设备,保障专家可以在线交流评审,真正实现全流程无接触公平评审。房间内设置多角度工位独立监控设施,对整个评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音视频监控,通过构建数字护盾,为评标公正注入数字动能;贴心配置送餐机器人,实现无人送餐,杜绝人为接触,确保专家用餐零干扰,既保障专家舒适度,又维护评审严肃性;过程中产生的音频、视频、数据电文等即时存入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一标一档”全流程可查可溯。
为了强化现场秩序管理,保障评标过程规范有序,肥乡区认真梳理新模式、新场景下的现场服务事项,细化服务流程,规范操作标准;组织专题培训,确保全员熟练掌握智能设备操作、应急事件处置等技能,通过智慧管理,释放服务新效能;评标区实行《评标区公共卫生间管理制度》《专家抽取现场守则》《评标专家现场守则》《评标区“盲评”规定》《专家抽取保密管理规定》《监督人员工作纪律》等,在制度上约束各方参与者,为实现公平公正评标提供制度保障。
截至目前,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评标“屏对屏”、办事“零跑腿”已成为肥乡招标投标领域的新常态,已办理上网远程异地项目6宗、主场副场招标7次,为肥乡区节约财政资金约80万元。下一步,肥乡区将继续秉承“规范服务、公平公正”的宗旨,不断探索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安全、高效、透明的交易环境,全力打造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智化服务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