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气温攀升,人员流动性显著增加,外出旅游、聚餐活动频繁,各类细菌病毒也进入活跃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应做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狂犬病的预防,以及花粉过敏的防护。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也可传播。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居多。容易在医院、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流行,应做好防护。
建议:(1)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食具要经常消毒。(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4)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5)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一旦出现聚集性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当地卫生相关部门。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五月气温渐升,户外活动增加,加大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建议:(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腮、水痘、麻疹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遮掩口鼻,若双手接触了呼吸道分泌物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尽量避免接触活禽、病死禽或其粪便;外出游玩时,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不要过度亲近野生鸟类;尽量不去禽类屠宰市场,不要自行宰杀活禽。(5)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6)学校及幼托机构应着重防范呼吸道聚集性病例,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病愈返校、疫情报告、消毒制度等各项防控措施。
狂犬病预防
春季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是犬伤人事件的高发期,而这段时间民众出行机会增多,同时衣衫逐渐单薄,被犬只咬伤后,易造成皮肤破损。
建议:(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圈养好自己的宠物,文明、科学管理好自己的宠物,及时主动给宠物免疫,不要随意遗弃。(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遇到陌生的猫、狗等动物时,不要挑逗、玩弄,不要奔跑或猛跑猛跳,更不要踢打、拉扯,减少被抓伤和咬伤的机会,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5)对于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动物驯养师等,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
花粉过敏防护
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致敏花粉多为杨树、柳树、榆树、桦树、栎树等。主要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憋气等。在外出踏青时要做好防护,避免花粉过敏。
建议:(1)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不要随便去闻花草。(2)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最好关闭门窗,可以在每天花粉指数低的时间(例如清晨、深夜)通风换气。(3)外出郊游时最好带上抗过敏药品,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的衣物,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户外活动结束回家时,要及时洁面、洗澡,洗掉粘在身上的花粉。(4)饮食方面要尽量少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芥末等)。(5)外出旅游时若感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时,应马上离开此地,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