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供应链变产业链,现代食品聚链成群
——辛集保税物流中心探访
近日,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工作人员驾驶叉车搬运货物。孟思晔摄 4月28日,河北汉兴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订单。王 壤摄本报记者 张晓超
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一笔笔订单接连到来,一辆辆满载进口冷冻牛肉的大卡车通关入区……走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依托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和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双重优势,辛集市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政务服务,吸引一批批项目落地,促进以冻品肉类、食品生产加工为特色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基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4月26日,一辆辆卡车通过智能卡口驶入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快速通关。入区后,车辆径直开到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监管仓库门口,办完相关手续后,工人们开始开箱卸货。
这批货物是河北安觅供应链有限公司从巴西进口的冷冻牛肉,货重190.7吨,货值96万美元。公司负责人耿子腾说,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办理通关手续方便快捷、费用较低,有效解决在港口出关等候时间长、货物积压的问题,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
2023年2月,位于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这是河北内陆地区唯一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结束了过去我省进口肉类产品只能通过沿海口岸入境、通关,再转运到内陆的历史。
据了解,该监管场地占地43.4亩,年查验能力19.8万吨。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通关业务开展顺利,有效提升了通关时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促进辛集市对外贸易增长。
“监管场地正式对外开办业务以来,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已成为长江以北内陆最大进境肉类口岸。”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袁奎说,目前已与100余家国内贸易企业,以及巴西、法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70余家供应商建立业务联系,开展冻品肉类贸易。
然而,随着进口冻品业务迅速发展,现有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3000吨保税仓储能力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为此,辛集投资1.96亿元建设外商海外仓,也就是外商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设置的进口肉类前置仓,开展肉类暂存业务,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监管围网区域的西南角,记者看到外商海外仓项目正在做施工前准备工作,大型机械设备已进场。
“这里将新建两座保税冷冻仓库,总库容量3.2万吨,可流转货物15万吨。”袁奎说,此项业务开展后,可极大提升保税物流中心的贸易额和仓储率。目前,他们已与乌拉圭、巴西、阿根廷3个国家的5家工厂建立联系,重点开展此业务。预计2025年进口肉类可增加1万吨。
强服务,优化投资兴业环境
4月28日一上班,记者走进位于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的河北汉兴祥食品有限公司,在楼道里就听到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熊仁鸿正和销售部、生产部负责人一起,梳理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去年11月18日投产以来,订单量逐步攀升,现在每天出货量在5吨左右。”熊仁鸿说。
汉兴祥是由江苏亲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辛集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依托辛集保税物流中心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冷冻牛肉进行销售或肉制品深加工。他们推出的原切牛排、卤牛肉、五香牛肉等20余种产品,凭借优良品质和丰富品类深受消费者青睐。
“没想到在辛集发展如此顺利。”熊仁鸿说,企业落户辛集保税物流中心以来,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从注册到正式投产只用了5个月。“有园区的保驾护航,我们有信心今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熊仁鸿信心满满。
享受到园区贴心服务的,不止汉兴祥一家企业。
近日,盛溢盈(河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巴西进口的290吨冷冻牛肉到货,公司工作人员在安觅肉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帮助下,仅用订单合同、发票和提货单就在中国银行完成了付汇。
“不用任何担保,仅用订单合同、发票和提货单就可以办理质押融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盛溢盈(河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汤贯杰说。
园区内企业业务量持续增长,同时也带来资金需求大幅上升。为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园区积极对接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整合产业链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成立安觅肉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安觅肉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融资规模20亿元,依托专业管理团队,为肉类进口企业提供垫资采购、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拓展肉类贸易。”袁奎介绍,2024年,平台共为安觅、奥美达、奥美悦、盛溢盈等企业提供资金1.96亿元。
引项目,促进产业聚链成群
大型机械协同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4月27日,在辛集市学府街与妍园路西南角,总投资20亿元的辛集德国波纳斯肉类食品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这是德国波纳斯肉类制品有限公司首次在中国开展的合作项目。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计划明年1月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日加工猪肉500吨,年生产猪肉制品16.3万吨,预计年产值40.5亿元,可带动1500人就业。”德国波纳斯肉类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区代表里特说。
德国波纳斯是一家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专营肉类和素食香肠的企业,生产肉类食品、素食食品、冷冻方便食品等2500种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8亿欧元。
是什么吸引这家公司到辛集投资建厂?
“中国既有超大规模市场,也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里特说,他们一直想到中国开拓合作新空间。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辛集海外仓、肉类贸易资源优势明显,于是相中这里。“项目落地后,我们将和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形成优势互补,带动冷链产业国际化。”里特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两年,辛集充分发挥长江以北内陆最大进境肉类口岸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吸引众多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
总投资10亿元的中安信(辛集)食品有限公司肉牛综合产业项目、投资12亿元的北京新发地(辛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投资5亿元的北京宾友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和进口猪肉项目……辛集的食品产业已初步形成上游贸易企业与下游食品加工企业联动,外贸规模效应和产业聚集态势逐步凸显。
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助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3月,进出口总额3736万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冷冻肉类进出口总额2258万美元,同比增长123%。
“我们将持续打造内外贸消费新场景,通过业务多样化扩大贸易规模。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深入推进中克产业园项目和陆港合作,加快推进外商海外仓项目、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加速形成‘进出口贸易基地+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的产业园区,推动辛集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袁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