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全省第一,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4亿元,实有经营主体54.58万户、同比增长12.3%……去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交出一组组亮眼数据,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现圆满收官。
从“政策精准滴灌”到“服务暖心保障”,从“法治硬核护航”到“开放联通世界”,红河州始终以贴心服务、真心办事、放心投资的营商品牌筑巢引凤,以深刻的营商环境变革,推动关键经济指标连续跃升,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贴心服务
“政府端菜”转变升级“企业点单”
对经营主体而言,时间就是效益。
“来红河投资,我们真切感受到服务的温度。”红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茂洁深有感触地说,在红河州,企业实现了洽谈1周签约、3个月建成投产,目前已成为国内光伏、半导体石英坩埚制造行业的“领跑者”。
为助力企业发展,红河州用足用好增量和存量政策给予支持,在项目审批等流程中提供高效服务。围绕新材料、高原特色农业、跨境贸易等主导产业,制定出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层层压实责任,为企业发展提供多维度、全方位支持。
围绕壮大“三大经济”,全州着力打造12条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深入企业一线积极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线下设置155个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推出194项惠企清单,让企业切实受惠。
红河州持续在“快”字上做文章,不断刷新“红河速度”——在全省率先推行“一证即办”改革,103项事项凭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累计减少企业成本1615万元;2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实现“集成办”,全州政务服务中心线上发布办事指南20382项,事项网上可办率、承诺办结时限压缩率、即办件率分别达99.94%、77.84%、57.11%,615项事项实现“自助办”。
全州高度重视政企沟通,州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轮流主持,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累计解决300家企业585个问题;新增由副州长领衔开展的“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推动解决42家企业67个问题;13个县市通过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特派员助企攀登行动”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诉求1300余件;多渠道健全“接诉即办”机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满意率97.69%、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9%……
当审批“图章”变为服务“印章”,当企业“拼资源”变成政府“拼服务”,红河州正逐步将“有呼必应”的“店小二”精神,转化为企业“如鱼得水”的发展新生态。
真心办事
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
春和景明,位于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的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厂区令人眼前一亮,设备、技艺改造一新的电解、合金车间里,各项作业有序展开。
“企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帮助支持。”公司总经理王新华兴奋地说:“去年公司高端合金产品占比创历史新高,产品100%交付‘零投诉’,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历史性转变。”
以法治为基石,红河州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企业发展“绿色生态园”,为创新赋能,为发展护航,为经营主体筑牢权益“保护墙”。
为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州完成6次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率先推行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保障公平竞争,“两禁止两取消一推行”改革成效显著,仅去年就为企业节约投标成本6519.01万元、释放资金3.27亿元。
全州严格贯彻《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落实“企业安静期”,政府部门面向企业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清单从142项减至37项。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智慧法院建设,落实首违不罚、首违轻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充分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出台服务机制,去年实际利用外资3898万美元、居全省第3、完成率全省首位。
在此基础上,红河州跨境智慧口岸建设加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河口口岸成为“一站式”通关服务试点口岸,率先开展边民互市贸易改革试点并在全省推广,去年口岸进出口货值、货运量双双排名全省第2,出入境人员超600万人次,居全省首位。
一年来,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承接赋权43项,制定服务企业清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4.7亿元、增长5%,企业营业收入1007.1亿元、增长6.1%,迈入全省千亿级园区行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推动多项改革试点,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吸引92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完成货物交易量7.95万吨,实现贸易额4.23亿元。
放心投资
要素“全保障”激活产业“新动能”
今年2月底,云南红河蓝莓大会在弥勒市召开,一系列合作成果落地,描绘出红河蓝莓产业的“莓”好蓝图,释放出营商环境持续向“优”的强劲信号。
在保障重点产业发展中,红河州积极营造稳定政策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整合审批环节,落实云南省政商交往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要素保障上下足功夫。
聚焦土地供应,全州积极推行开发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去年出让“标准地”10宗626.82亩,保障企业项目顺利落地;围绕能源保障,全域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零投资”,去年累计节省用户投资3228万元,推进重大能源项目建设118个、完成投资123.86亿元,筑起能源保障的坚实后盾;聚力金融支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各项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稳健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在人才保障上,持续实施“红河奔腾”人才计划,采用“政府+市场”双轨引才模式,搭建全方位引才网络,累计发放“红河惠才卡”超600张、建成人才公寓1500余套、招引298名优秀人才……
今天的红河,政策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投资有保障,一项项硬举措托底显效,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切实为企业“解绑”、为群众“解绊”、为发展助力,形成优势叠加、动能澎湃、生机无限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常一鸣)
责任编辑:董翔宇
上一篇:“一把锤子敲出一个起重产业”
下一篇:以训促防 筑牢基层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