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4年年报披露刚刚收官,上市公司总体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呢?一起来看。
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净利润5.2万亿元,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指出,2024年以来,中央和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各类工具等,为证券行业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明确,强调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推动了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了市场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八大行业,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沪市净利润超4万亿元 新兴行业盈利贡献抬升
随着年报披露收官,沪市主板和科创板2024年的“成绩单”出炉。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净利润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4%;科创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实现净利润475.23亿元。
二级市场投资方面,2024年,703家沪市主板公司获外资增持,增持金额达3893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7.7万户,全部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六成。
2024年度,沪市主板公司的业绩走势先抑后扬,净利润上半年同比下降1%、下半年回升至增长5%;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四季度同比增速扩大至15%,全年已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其中,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
拉长时间看,近五年,沪市主板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744家公司近五年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复合正增长,贡献近七成营收、超八成利润;310家公司连续三年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增长或小幅波动。
上市公司结构变化下,业绩贡献较大的行业也发生变化。近十年,沪市主板以电子、通信、医药生物、汽车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公司家数占比攀升至四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数量翻倍。盈利贡献同步抬升,新兴行业公司近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较传统行业高出5个百分点。2024年,受益于AI技术、云计算需求、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4%。
估值体系也向新转换。近十年,沪主板市值领头行业逐步由金融、能源等传统产业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多元新兴产业。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行业市值规模跻身前十。
深市“增长密码”36家“压舱石”净利润4858亿元
随着年报季的结束,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情况出炉。数据显示:深市上市公司总体业绩稳中有进,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82万亿元,“十四五”规划以来复合增长率达到8.55%;合计实现净利润8064.47亿元。其中,1585家上市公司收入有所增长,占比55.30%;2064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2.02%;134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改善,占比46.93%。
龙头公司持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深市千亿市值公司有36家,合计市值占深市25.49%,比亚迪、宁德时代市值超万亿。36家龙头公司资产占深市33.77%,营业收入占深市21.93%,净利润占深市60.21%。合计营业收入4.56万亿元,同比增长7.76%;合计净利润4858.02亿元,同比增长18.24%。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是深市的三大发展动能。在先进制造领域,深市共有514家先进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市值达5.56万亿元,数量、市值占比分别17.90%和16.85%,营业收入超2.8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88%。其中电子元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人工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速均超100%,增长动力强劲。
分红和回购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使用自身盈利现金流回报股东的两大重要手段,去年,A股市场回购分红联袂创新高。
数据显示:2024年度,2443家深市上市公司累计分红5753亿元,分红家数同比增长32%,分红金额同比增长36%。502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中期分红(含特别分红)方案,家数同比增长318%,分红总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264%。
6家公司派现100亿元以上,包括五粮液、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平安银行、格力电器、洋河股份分别分红281亿元、275亿元、208亿元、187亿元、187亿元、105亿元。90家公司派现10亿元以上。
回购增持“真金白银”为市场注入“强心剂”,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768单,同比增长121%;金额上限1003.39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15家公司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