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秦皇岛发布
春日的秦皇岛,海风轻拂,绿意盎然。走进位于海港区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欢快的音乐声中,来自天津的李玉兰老人正和伙伴们一起跳着有氧健身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市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精准化的养老服务,正成为越来越多京津老人安享晚年的“理想之城”。
“在这里养老很舒心,在南方旅居时,看病得花4个小时,急病根本等不起!”李玉兰老人谈起曾经的“候鸟式养老”感慨万千。如今,她在秦皇岛找到了“家”的温暖。“每月定期体检,血糖、血脂都控制得稳稳的,这儿的气候好,连空气都是甜的!”像李玉兰一样,近300位老人在此长居,其中三成来自北京、天津。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留下来’,更要让他们‘乐起来’。”燕达养护中心负责人赵辉介绍,中心依托秦皇岛“天然氧吧”的生态禀赋,量身定制康养方案,让京津老人感受“离尘不离城”的惬意。“我们还配备了由护士、西医、中医组成的跨专业小组,随时为老年人巡诊。”赵辉介绍,“除了自有的护理中心可以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慢病管理之外,我们还与市第一医院、海港医院等医疗机构协调开通了绿色通道,让急危重症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诊治。”
市民政局局长董菲说,通过我市《吸引京津老人来秦养老工作方案》,推出了免费体验、路费补贴等“暖心礼包”,2024年已有3388名京津老人选择秦皇岛作为“第二故乡”。
“牌碰对,我赢啦!”首府社区“老顽童”游戏室里,70岁的杨爷爷在“魔法四季”游戏中拔得头筹,笑得像个孩子。生肖密令、五彩瓷窑、脑力训练器……这个全市首家老年游戏室,用“玩聚”理念点燃了老人们的活力。“游戏大赛、智力运动会,我们比的是快乐!”社区党委书记刘娇娇说,通过益智活动延缓记忆衰退,让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目前,我市已建成23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刻钟”服务圈,涵盖助餐、康复、文娱等全链条服务。在这里,养老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充满温度的“精神滋养”。
近年来,我市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擘画养老蓝图:投资2.39亿元新建3家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60%;完成53项适老化改造,培育332名持证护理员;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实现从“兜底保障”到“品质养老”的跨越。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全面提升’转变,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董菲表示,未来将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强化政策协同,让每位老人都能享有“看得见的安心、摸得着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秦皇岛正以“京畿福地”的担当,书写新时代养老服务的“山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