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吕丽
从大连东联路沿西线通道驶向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施工区,在距人工岛4公里的进场路上,百余辆满载土石方等物料的大型运输车往来穿梭。人工岛内,旋挖机挥舞长臂,推土机全速运转,3000余名建设者与数百台大型设备协同作战。
“五一”假期,记者深入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现场,实地感受这个在建的全国首个、世界最大海上机场的建设氛围。
据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桩基项目负责人黄守乐介绍,历经192天昼夜施工,航站楼核心区桩基工程已提前完工,1177根平均长度78米、每根重约50.8万斤的大直径超长嵌岩桩已精准嵌入海床。“这些比孙悟空金箍棒重近40倍的深桩,就像一根根‘定海神针’,为航站楼地面主体工程开工提供坚实保障。”黄守乐说。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建设项目、辽宁省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工程之一,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在拉满建设进度条的同时,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置于首位。记者了解到,机场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总面积20万平方米,施工过程中,每台桩基设备安装传感器,施工数据实时传输预警。针对复杂地质情况,采用一桩一勘提前判别孔内地质状况,确保基岩质量达标。每根桩基按编号排序并生成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追溯施工时间、打桩深度、入岩深度、倾斜度等关键参数,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追溯、现场管理可视化、质量控制精准化。同时,桩基浇筑边施工边验收,目前已完成的1550根工程桩全部达到一类标准,为行业最高级别。
“岛内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已全面贯通,多作业面正并联推进。二季度,金州湾国际机场要确保航站楼主体结构开工、填海造陆完工。”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兆军介绍,眼下填海作业区内,900余台自卸车正以日均20万立方米的速度推进填海工程,今年已完成填海1660万立方米,形成陆域面积18.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24%,1076.2公顷填海区域通过大连市质量核验,682公顷“填海竣工海域使用”获自然资源部验收批复。
下一篇:智慧农业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