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祝全国的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起认识几位在西部、在乡村挥洒青春与汗水的青年人。
化屋村地处乌蒙山腹地,原名“化屋基”,意思是“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9年,许蕾来到化屋村的时候,正是脱贫攻坚阶段攻坚克难的时刻。
化屋村的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石头缝里分布着有限的耕地,种玉米亩产也就500斤左右,赚不到钱。许蕾从上级部门申请到黄姜姜种补贴,希望通过规模种植,提高村民的收入。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原党支部书记 黔西市文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许蕾:我们信心十足去开会,开会过程当中村民反馈很好。第二天早上,我们再去入户的时候,发现他们起得比我们更早,他们的土地里面已经种上了玉米。
化屋村97%都是苗族同胞,初来乍到的许蕾听不懂苗语。面对面的时候,村民们都很客气,可一转身村民们说了什么,她就听不懂了。那段时间,为了种黄姜,许蕾苦口婆心做村民工作,却都无功而返。
许蕾:心里面特别着急,同时特别无力。越想越钻牛角尖,我究竟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被村民不接受,自己还哭了一场。
哭归哭,工作还要去做,不断找村民谈心,许蕾找到了村民们不接受的原因。
许蕾:我们全村耕地非常少,发展一些产业就很受限。一次、二次试错的过程中,导致一小部分群众不愿意也不相信种黄姜。
走村串户,许蕾发现在村里无论做什么,都要找到愿意带头的人。有他们去带头,就会有好的示范效应。第二年,稍作动员,村民们就大面积种植了黄姜。
许蕾:用心、用情去办,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这样慢慢积累以后,大家基本上能够畅所欲言,我也能够走进他们的心里。
几年前的化屋村,虽然脱贫的路修通了,可以翻越大山。但大山外的发展观念,还没有真正影响到村民。化屋村的苗家女孩,从六岁开始就学习刺绣和蜡染技艺。许蕾来到化屋村的时候,外面的一些苗乡苗寨已经在发展自己的苗绣产业,可化屋村却没有人去做。许蕾就把专家请进来,给绣娘们做培训指导,又把年轻绣娘们带出去见世面、开眼界,希望利用产业资金的扶持开办苗绣车间,把苗绣产业做起来。可是众多的绣娘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牵头来做经营管理。
一次偶然的聊天,许蕾了解到在外务工的杨文丽夫妇。他们在浙江温州的刺绣厂打工,杨文丽绣得好,丈夫会操控机器,还能搞设计,正是许蕾要找的人。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刺绣车间负责人 杨文丽:反反复复一直跟我们沟通,慢慢地时间久了之后,也是慢慢地有感情了。
四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许蕾终于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杨文丽夫妇返乡创业。一个小山村,事情都是小事情,但必须一件一件有始有终把它办好。化屋村有着独特而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许蕾不断找上级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动员一家一户的村民们对房前屋后进行改造,增添苗家文化氛围,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化屋村,苗绣车间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许蕾:总书记2021年在化屋视察时,对村民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的时候,人均收入19000多元,去年年底达到了32000元,化屋山居图也正在从愿景图变为实景图,我相信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去年,许蕾调离了化屋村,在文峰街道当办事处主任。与化屋村的工作一样,街道工作也是服务群众,也要把一件件小事办好。
今年开春,一场名为“请到民勤种棵树”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成千上万的年轻志愿者赶赴甘肃省民勤县。大家在这里挥洒青春与热情,留下人生美好的记忆。
民勤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夹缝中,常年受风沙侵袭。20世纪90年代,沙漠以每年8到10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和村庄。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几代民勤人敢与天斗,在这里筑起长达30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而今天,一批批的“90后”“00后”新生代们踏上这片荒漠,成为新一代拓荒者。
仲麟就是民勤本地人,2020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大学时,同学们都希望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就业,而仲麟却希望回到家乡陪伴自己的亲人。他想回乡做电商,卖家乡的土特产品。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仲麟生态公益林基地负责人 仲麟:刚开始从学校回来的时候,一共有六位小伙伴,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家就都走了,也赚不到钱。
遇到失败,有人会选择退缩,有人则选择坚持。仲麟在失败面前没有放弃,用他的话说,不甘心。
回乡创业,重要的是要把故乡的风土人情推介出去。仲麟拍了很多短视频,沙漠里种出的家乡特产、恶劣的环境、肆虐的沙尘暴、敢与天斗的民勤人、怎样种下一棵梭梭树等等,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渐渐地,直播间里有了人气。坚持终会有回报,2022年的蜜瓜期,仲麟就帮助乡亲们卖出去一万多箱蜜瓜。
仲麟一边创业,一边与父辈们一起种梭梭。很多人看到仲麟的短视频,才了解到防风治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不懈,用心、用情。2024年的春天,仲麟的努力引起了一个劳作纪实互动节目《种地吧》节目组的注意,仲麟与十名年轻嘉宾一起在民勤种梭梭,影响了无数粉丝。一些节目粉丝陆陆续续来到民勤,志愿参与植树活动。
共青团民勤县委书记 邱晓梅:我们想着怎么把粉丝自发的行为,转变为一种有规模的、有组织的活动。我们刚把招募令发出之后,陆陆续续有很多人就开始报名。
民勤县及时捕捉到了年轻人的热情,在住宿优惠、交通便利、活动组织、树苗与用水等很多方面,动员所有相关部门协助配合,提供周到服务。今年的这个春天,一股青春热潮开始在民勤涌动。
早上九点十分出工,晚上六点回来,大家奔着一个目标而来,得到了相同的快乐、不同的收获。这个春天,仲麟变得很忙很忙,他要认真安排组织每天的活动,还要为大家进行贴心的服务。
傍晚,劳碌一天的年轻人围坐在燃起的篝火旁。他们中的不少人是看到综艺节目来到民勤,开始可能就是一个粉丝、一场追星之旅,但来到这里,他们都变成了参与公益行动的志愿者,找到了来到民勤的真正意义,也在重新思考自己来到民勤的真正收获。
侯坤鹏是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却坚持在职业教育讲台上任教,讲编程、教建模、传经验,让一批批学生通过技能实训,为乡村企业输送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在鼓浪屿这座没有车马喧嚣的小岛上,一群快递小哥要用双脚为岛上数万居民游客提供寄递服务,他们还开通了“爱心邮路”志愿服务,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提供暖心服务。
2009年开始,河北曲周县迎来一批批农大学生,他们组成的垦荒队在贫瘠土地上种田、管粮、堆肥、追肥,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实现了亩产一吨粮食作物的突破。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编辑丨王剑锋 安文剑
下一篇:特朗普重大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