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未来网
草木葳蕤、生机盎然,这是万物生命蓬勃的季节。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来临,青春的旋律再次在时代的舞台上奏响,五四精神的光芒愈发闪耀,照亮青少年前行的道路。
遥望百余年前的青年们,挣脱旧有桎梏,满怀希望与憧憬,拥抱民主与科学,浇筑了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孩子们,如今106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五四精神从未褪色,也不会褪色,而是像种子深埋时代土壤,在你们以及每一代人的耕耘下迸发新芽。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该如何去奔走、去呐喊、去思考、去实践,把青春芳华写在神州大地?答案就在我们身边那一个个执着而勇毅的奋斗者的足迹里。努力探索“芯”领域前沿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理,在孩提时代就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他也怀揣着这份初心,不断努力、挑战极限,在集成电路领域大放异彩,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一群年轻人用5年时间攻克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场磁体技术青年创新先锋队,跑出强磁场技术发展的“中国速度”……在如今这样的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无数青年崭露头角、担当主力。闪闪发光的他们,正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榜样。
思考着前行,憧憬着奋进。传承五四精神,需要走出单向度的知识接收,在躬身实践中完成精神解码。五四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发展的存在。我们看到,在云南普洱,200名学生代表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接受红色教育,参加庄严的入团仪式,他们不仅能体会入团的光荣,更以实际行动传承着五四精神的火炬;在宁夏中卫,60余名少先队员走进市少年科学院开展科普研学活动,他们感悟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五四精神中科学精神的当代表达……
孩子们,你们正当人生最好的季节。不必复制百余年前的抗争方式,但要继承那份心系家国的情怀;不必重复特定的历史举动,但要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从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响起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鼠标点击声,到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笔记本写满泥土芬芳的故事,再到实验室的示波器跳动着创新中国的脉搏,五四精神将在你们笔尖流淌、在屏幕闪烁、在奋斗的每个瞬间绽放。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期待每一个向阳生长的你们,将个人成长的年轮深深嵌入民族复兴的史诗。正如百余年前那批觉醒青年用热血标注历史坐标,今天的你们亦将在时代长卷上,刻写下属于新时代奋斗者的崭新印记。
策划:李玥 姚凌
文字:陆玄同
作者:编辑:未来网新闻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