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激励动员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全会强调,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引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云南
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璀璨缩影
云南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总结经验做法,持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重点从3个方面拓展路径↓↓
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腾冲猴桥国门新村。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让各族群众日子更加红火,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来,云南共计933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举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第二次“一步跨千年”,建成374个边境幸福村。
下一步,云南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持续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和医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加快口岸城市和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建设,推动村、镇、城与园区、口岸协同发展,提高沿边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为共同体建设打牢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各族村民在洱源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内载歌载舞。图源:新华社在增进民族团结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让各族群众融合更为紧密,在增进民族团结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云南,26个世居民族和谐共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与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下一步,云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持续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示范单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格局。
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全过程,播种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要认真总结一批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提炼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为全国作出示范。
在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各族群众载歌载舞。陈飞 摄在维护边疆稳固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让边疆治理更有成效,在维护边疆稳固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
边疆安,则民心安;边疆稳,则社会稳。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3国接壤,共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国境线占全国国境线近五分之一,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近年来,云南在边境线上建起1203座抵边联防所,一个个生态宜居、设施齐全的边境幸福村,犹如一颗颗珍珠闪耀在祖国西南边陲,成为全省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下一步,云南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要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让边疆治理更有成效,在维护边疆稳固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如今的云南,中华文化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云南各族儿女将始终牢记嘱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一代一代接续奋斗,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好云南作用、贡献云南力量。
撰文:张梅焕
编辑:刘馨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