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张言查看蒸馏出来的酒。
4月的茅台镇,已有暑热。酱酒酿造进入第三轮取酒环节,红缨子高粱的出酒率在本轮次达到高峰,口感丰满醇厚、悠长干净。它与四、五轮次一起合称“黄金轮次”,决定全年酿酒品质。
每到这时候,车间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张言“严阵以待”。身为贵州茅台制酒二十四车间主管,张言需要统筹管理生产团队,监督车间关键工序精准执行,确保烤出的基酒品质、产量双双达标。
近三年,张言管理的车间,班班都圆满完成制酒任务。他把制酒车间管理工作类比为医生查房,“要到班组去望、闻、问、切。一要看酒花大小、二闻酒醅香味、三问班组操作细节、四摸堆积发酵的温度。”
抛开制曲、勾兑等,茅台酒的制酒环节,从重阳下沙到完成七个轮次的取酒,有59个工艺操作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
2006年,张言从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跨界进入茅台酒厂。19年里,张言浸泡在制酒车间,把制酒环节的每一道工艺都训练成了肌肉记忆。
19年前,张言进茅台酒厂的时候,正是新一季酿酒启幕之时,车间正在下沙,要润粮、蒸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
润粮,要让每一粒高粱均匀吸水,一天下来要重复上千次翻拌动作,是制酒所有工序中体力消耗最大的。张言记得,即使经验最为丰富的酿酒师傅,手掌都被磨出了血泡。整个润粮期,张言旧血泡尚未消退,新血泡又起。
从润粮、蒸粮到摊晾拌曲、上甑摘酒……张言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学,一年又一年锻炼提升,当59个制酒工艺操作环节都了然于胸,张言也有了管理制酒车间的实力,从制酒工人成为工艺员,成为如今的车间主管。
张言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两精四线双达标——
“两精”是心法,即精益管理抓要点、精细操作抓质量。
“四线”是招式,从水分线、营养线、溶氧线、操作线去把控、判断原辅料质量、酒醅水分、糊化、发酵等。
“双达标”是目的,要让感官判断与数据指标都达标。
张言说,“车间工人制酒时,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从全流程出发、综合判断的思维。”“两精四线双达标”就是张言为车间工人总结出的“武功秘诀”。
2022年,张言和生产管理部联合推广这一管理模式,实行以来,持续提升了制酒车间生产技术水平,助力车间连续三年质量和产量显著提升。
尽管“秘诀”已经分发到车间每一位制酒工人,但每到制酒关键时期,张言依然会悬着心,有时甚至直接在办公室和衣而眠。如今,又到三轮次基酒生产期,张言又开始成天待在车间里。
从事制酒工作的这些年,张言在坚守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团队研发出了降低制酒酒甑跑汽率的工具,牵头负责的QC课题、小改小革,多次荣获“部优”和“省优”荣誉。
今年,是张言从事制酒的第19年。59个工艺操作环节都烂熟于胸,但张言仍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从理论方面补足知识。”一有空,张言就会扎进书堆,学习酿酒和发酵专业知识。
下一篇:茅台劳动者的品质坚守与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