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作为北京三个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之一,昌平区率先启动一揽子政策措施,围绕青年人才所需,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首善地。在提供普惠支持和托举扶持持续供给方面,发布了包括住房公寓、免费空间、专项基金等多项政策保障。那么具体而言,在示范区里,免费住房的条件如何?办公空间有何特色?年轻科研群体将获得哪些支持?针对青年人才关注的问题,近日新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昌平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昌聚工程”项目中获评青年人才,还将获得最高百万元的资金奖励。
昌平区为青年人才免费提供600余套公寓,图为公寓起居室。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住房
600余套公寓拎包入住,三个月不用花一分钱
此前,在相关政策的发布会上,昌平区发布的新一批职住场景备受关注。按照发布内容,首批600余套人才公寓提供短期免费、长期半价优惠政策。记者了解到,除了提供公寓住房,昌平区发放的“安居红利”,也将工作细节拉满,支持青年人才可实现酒店式拎包入住。
距离昌平区回天地区商业街、文化区域很近,雨燕青年人才公寓就位于天通中苑二区,毗邻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与商城、医院、购物中心也只有一街之隔。走进公寓,三居室或四居室组成的样板间宽敞明亮,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两张独立的单人床,床品与布置温馨舒适。同时,配备了沙发、办公桌的起居室也给青年人才留够了放松、办公的公共空间。除此之外,包括空调、洗衣机、电视等生活家电也一应俱全。
青年人才需要缴纳多少费用才能入住这样的公寓?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柴龙钢给记者的答案是“零元、免费”。他告诉记者,如果青年人才有在昌就业、创业的意愿,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以及企业的面试通知,即可免费住公寓3-7天,若在这期间与在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是在昌创业办理了营业执照,还能继续在公寓内免费住3个月。此后,若青年人才还想续住,也能享受5折入住的长期优惠。
“也就是说,在昌平就业的青年人才,前三个月在住宿方面可以一分钱都不用花,只要提供材料,当天即可入住。”柴龙钢介绍得简单直白,他算了一笔账:在回天地区租住一套60平方米住房的价格约在3000-4000元,三个月即能为青年人才省下约万元的住房支出,“在昌平区加速建设人才强区的关键时期,我们针对35岁以下、即将踏入社会的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住房保障和减免政策,就是为了给青年人才减轻压力,让他们在昌平住得安心、放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每年都有10万青年人才来昌就业,每年在昌创业、办理营业执照的35岁青年人也有1万人。作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2025年昌平区势头不减,今年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1万余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80家企业在昌平诞生。
除了住房方面的优惠政策,柴龙钢也特别提到,昌平区还专门为来昌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工位,为初创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办公
工位免费提供,线上程序覆盖创业全链条需求
柴龙钢提到的创业空间,昌平区首批统筹了26个优质孵化平台可供创业、就业者选择,其中之一就位于距离回天地区不远的未来中心。乘坐每天早晚时段往返于未来科学城和回天地区的摆渡班车,不到20分钟就能抵达。
昌平团区委副书记田思思介绍,四月中旬,昌平针对青年人才的一揽子政策一经发布,便有申请人通过人保局向未来中心申请了5个工位。当前,未来中心G座的多个楼层都为初创企业和青年人才打造了免费的工作场所,“创业青年可以根据自身规模申请3-5个免费工位,如果是初创企业,我们也提供相对封闭一些的办公区域。”
在昌平未来中心G座,为青年人才准备的免费工位。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同时,昌平区为青年人才打造的“创未来”生态街区,也在这里落地。街区聚焦服务35岁以下青年人才和初创企业需求,以向青年群体提供线下综合创新创业服务枢纽为核心,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并着力破解资源对接难题,打造创业交流平台,营造社交新场景。
“我们还为创业就业者,创建了‘昌平青年人才在线’小程序,青年人才可通过小程序了解昌平就业创业的重磅政策,查看政策介绍和申报条件,并在线完成申报。”田思思说,除了政策赋能外,小程序还从办事、空间、产业、高校、活动、生态等方面为青年创业赋能,打造一站式青年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政策集成与资源可视。当前,小程序已上线“昌平青年人才政策、办事平台、创业地图、青年动态、昌平新闻资讯”五大功能模块,全面覆盖青年人才“创业-生活-发展”全链条需求。
科创
为吸引青年科学家落地,昌平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除了在线上为青年人才提供政策服务之外,线下,在昌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中心二层,也设立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驿站”。昌平区政数局副局长王玉莹介绍,驿站聚焦青年群体需求,提供“一站式、专业化、全链条”政务服务,通过整合政策、资源与平台的优势,也将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昌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服务项目。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在昌平区政务服务中心,13名综合窗口骨干人员成立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帮办团队,对帮办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其中3名成员为帮办团队的“政策管家”专员,负责驿站窗口日常工作;10名成员为帮办团队的“业务服务帮手”,进一步增强青年人才业务流程高效办理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便利性。同时,中心全天候配备“政策管家”,为青年人才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咨询办理服务。
昌平区承载着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职责,这里汇聚40个国重实验室、4.8万名科研人员。昌平区科委副主任徐晨在采访过程中介绍,为吸引更多青年科学家落地昌平,区科委也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和服务。
徐晨说,考虑到在现有的项目评价体制机制下,一些青年科学家的想法还无法全面展现,为从源头发掘具有原创性、探索性的好项目,昌平区将对获得两名国家级称号专家推荐、准备将项目在此落地的青年人,提供连续两年30万元资金的稳定支持。
在项目孵化阶段,相关政策也将为青年科学家保驾护航。“昌平有许多优质孵化平台,对于他们来说每吸引一个创业团队落地,我们就会给予孵化器一些资源协同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为了让他们给处于孵化阶段的项目团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解决年轻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因为经验不足而面临的问题,并配备专业导师,围绕他们的领域,帮助项目落地。”徐晨说。
“此后,在项目取得一定成效后,就要面临成果转化的‘死亡谷阶段’。这个时候,因为没有可视化的产品,社会资本可能还不太敢投资,那么昌平就会以‘拨投联动’的方式,通过财政资金拨款,给予项目一定的支持。”徐晨说,待项目有展示度之后,社会资本介入,前期的拨款也将转化为项目股份。这种方式也能加快项目从成果转化到产业转化的速度。
昌平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周鸣涛介绍,昌平区作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突出助力解难、通快服务、黏性生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和相关部门力量,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让青年人才来昌平创新创业更容易,“我们在区级人才政策‘昌聚工程’中,设置青年人才项目,给予获评青年人才50万至100万元资金奖励,并享受托育、住房、金融、政务等6项配套服务。”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