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4月22日,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覆好膜的大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春日丰收图。
春光灿烂、春风缓缓,正是春耕的好时节,种下幼苗,期待收获满地金黄。4月22日,在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600亩洋葱种植基地,地膜已经铺设完成,100多名村民正熟练地挖坑、栽苗、填土,一排排洋葱苗被整齐地种植在地里,一旁的管理员赵和则在指导着栽苗作业。
“我们严格按着一定的行距移栽这些洋葱苗,栽植的过程中把这个苗的大小区分开,捡适中的栽,栽浅一点,把根部压实,保证它后期苗的成活率。”一段时间里,赵和每天都在地里转悠,时刻查看着前几天栽植的洋葱苗成活率。
村民们认真移栽葱苗。
大田里移栽的青翠欲滴的洋葱苗。
“现在看苗的成活率应该很高,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通过村上的合作社,每亩1300元进行承包。洋葱种植用工量特别大,从育苗到移栽,再到除草、起洋葱、装袋,能带动1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用工费用能达到150万元左右。”赵和说。
田间地头一派抢抓时令移栽忙种的繁忙景象。
中午村民们带好工具一起“下班”。
东明镇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十分适宜洋葱生长,种出来的洋葱口感极佳。往年,个大、鲜嫩、色亮的洋葱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青睐,引来了不少外地商贩前来东明镇收购洋葱。今年,在东明镇种植洋葱收入可观,按照市场价,预计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东明镇600亩洋葱种植基地。
近年来,东明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按照“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种植户根据市场行情,发展特色种植业,不断培育壮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鲍庆胜
奈曼旗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阳
新闻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