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星辰科技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取得了一定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滑99.19%,研发投入占比略有变化。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有变化
总体增长情况
2024年星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7,159,277.43元,较上年同期的135,067,945.88元增长8.95%。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业务板块来看,航空航天及军工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862,421.21元,同比上涨15.44%;新能源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246,915.80元,同比增长27.67%;而工业控制领域业务受全球经济波动及部分行业需求放缓影响,较上年同期下降14.96%,实现营业收入36,887,130.20元。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业收入(元) | 2023年营业收入(元) | 变动比例 |
---|---|---|---|
航空航天及军工 | 65,862,421.21 | 57,053,995.84 | 15.44% |
新能源 | 40,246,915.80 | 31,524,462.86 | 27.67% |
工业控制 | 36,887,130.20 | 43,316,349.66 | -14.96% |
增长驱动因素
公司通过精准营销与客户挖掘推动了营业收入增长。在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公司深度参与技术升级,产品配套层级从“部件级”向“总成级”延伸,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及市场渗透率。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拓展新客户并构建运维服务市场布局,尽管毛利率承压,但市场份额得到有效提升。
净利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净利润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74,334.24元,较上年同期的12,733,010.52元增长2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为12,633,360.63元,同比增长68.5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4.28%,较上年的3.45%有所提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6%,上年为2.02%。基本每股收益为0.094元,较上年的0.074元增长27.03%。
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16,074,334.24 | 12,733,010.52 | 2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元) | 12,633,360.63 | 7,494,646.89 | 68.5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 | 4.28% | 3.45%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 | 3.36% | 2.02%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94 | 0.074 | 27.03% |
增长原因分析
净利润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部分业务板块收入增加。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部分长期未结清款项的客户项目完成验收并支付货款,削减了信用减值损失。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全流程成本管控,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37%。
费用:管理费用下降,财务费用有变化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为16,309,820.23元,占营业收入的11.08%,较上年的17,055,711.37元下降4.37%。公司进一步优化全流程成本管控,依托数字化工具应用与流程优化,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为9,130,036.07元,占营业收入的6.20%,较上年的8,733,510.57元增长4.54%。虽然增长幅度较小,但仍显示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持续投入,以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为-2,613,228.35元,较上年的-4,024,233.72元增长35.0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资金存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叠加存款利率调整影响,导致存款利息收入相应减少。尽管财务费用仍为负数,显示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费用,但需关注资金存量和利率变动对财务费用的持续影响。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管理费用 | 16,309,820.23 | 17,055,711.37 | -4.37% |
销售费用 | 9,130,036.07 | 8,733,510.57 | 4.54% |
财务费用 | -2,613,228.35 | -4,024,233.72 | 35.06% |
研发费用与研发人员:投入持续,人员结构稳定
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为20,696,159.83元,占营业收入的14.06%,较上年的19,467,810.23元增长6.31%。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竞争力。报告期内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新增3项发明专利申请,并推进了模型驱动开发体系建立、动力伺服系统功率底层技术开发等工作。
研发人员情况
研发人员总计125人,较期初增加1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从41.89%提升至42.96%。人员结构上,硕士人数从6人变为5人,本科人数从94人增加到96人,专科及以下人数保持24人不变。这表明公司在研发人力上保持稳定投入,且人员素质结构略有优化。
教育程度 | 期初人数 | 期末人数 |
---|---|---|
博士 | - | - |
硕士 | 6 | 5 |
本科 | 94 | 96 |
专科及以下 | 24 | 24 |
研发人员总计 | 124 | 125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 | 41.89% | 42.96%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滑
各项现金流数据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320.16元,较上年同期的20,371,958.97元减少99.1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49,329.89元,较上年同期的-21,765,457.77元减少104.6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51,592.62元,较上年同期的-28,201,563.81元增加281.02%。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4,320.16 | 20,371,958.97 | -99.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4,549,329.89 | -21,765,457.77 | -104.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1,051,592.62 | -28,201,563.81 | 281.02% |
变动原因及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主要是本期到期承兑的汇票较上期减少,且现金回款相较上期减少。这可能影响公司短期资金流动性和运营效率,需关注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和销售回款策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主要源于三期厂房及地下室项目建设投入增加,反映公司为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布局,但短期内会对资金造成压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是因本期因业务需要新增贷款,且上期偿还到期的银行借款使上期基数较低,公司需合理安排债务规模和还款计划,控制财务风险。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
国家秘密泄露风险
作为军工配套企业,公司虽采取系列保密措施,但仍可能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国家秘密泄露,影响生产经营。公司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建立完善制度并定期组织学习考试,妥善处理涉密文件。投资者需关注公司保密工作执行情况及潜在风险。
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专用伺服系统用户采购受政策和国际形势影响,存在订单不确定性,导致公司业务和业绩波动。公司通过加强市场研究、优化生产计划等措施应对,但业绩波动风险仍存在,投资者需关注相关政策和国际形势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研发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技术密集,研发成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研发方向偏差或项目失败,影响盈利能力。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制定科学研发计划,但研发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需关注公司研发项目进展和市场适应性。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随着业务拓展,应收账款规模扩大,虽客户信用良好,但仍有不能按时收回发生坏账的风险,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实施严格管控措施,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和坏账风险。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薪酬与业绩关联
董事长吕虹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3.1万元,总经理郝铁军为56.78万元,副总经理张鹏为41.76万元,财务总监包江华 为41.24万元。公司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组成,绩效奖金根据经营指标、绩效考核等核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薪酬与业绩的关联。
职位 | 姓名 | 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
---|---|---|
董事长 | 吕虹 | 53.1 |
总经理 | 郝铁军 | 56.78 |
副总经理 | 张鹏 | 41.76 |
财务总监 | 包江华 | 41.24 |
星辰科技2024年虽在经营业绩上有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下滑以及面临的多种风险值得关注。投资者在决策时,需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发展趋势和风险因素。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