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科创板也成为中国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见证者。
1
从“试验田”到“新高地”
自开市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持续攀升,目前分别较2019年底增长7倍多和8倍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11日。2
一揽子政策大力支持科创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大科技领域发展、优化科创板市场运行的利好政策持续落地——
2025年3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关键枢纽作用,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4年6月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包括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等。
3
赋能科技新兴产业升级
科创板上市公司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数据来源:上交所、Wind,“专精特新”企业数据截至2025年3月11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科技投资浪潮起,找好工具是关键。
布局科创板,掘金“硬科技核心资产”,
建信基金“工具箱”里真有招!
01
更全面:一“指”打包科创板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589880)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
(A类 023743、C类 023744)
科创综指: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作为科创板的综合指数,科创综指——
· 综合反映科创板全貌,对科创板市值的覆盖率达97%,兼具代表性和可投资性。
科创综指市值分布情况
· 行业分布更加分散,结构均衡又不失竞争力,囊括17个申万一级行业,覆盖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多个新兴领域,“硬科技”特征明显。
科创综指行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ind,行业指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截至2025年3月11日。Tip
定位于配置型产品,适合想要把握科创板整体投资机会的投资者。
02
更聪明:力争科创板超额收益
建信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ETF
(588910)
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指数:从科创板各行业上市公司中,选取100只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估值较低且盈利质量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创新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作为Smart Beta指数,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指数——
· 看重公司质量,借助“估值+盈利质量”双因子提升指数的超额能力和稳定性。
· 纯正高科技,剔除过去三年研发投入持续下降的股票。样本股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0年1月1日—2025年3月11日,智选创新价值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依次为78.76%、21.54%、-28.63%、11.71%、-5.70%。本指数历史涨幅存在一定波动,指数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指数过往涨幅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未来业绩。
Tip
注重从盈利质量与估值等角度提升阿尔法收益,适合重视标的质量,追求超额收益的投资者。
03
更黑马:主打科创小盘风格
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
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
(获批待发行)
上证科创板20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偏小、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构成,在选样过程中剔除了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样本以及样本空间内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130名的证券。
科创200指数是市场上比较稀缺的科创板小盘投资标的——
· 偏小盘风格,82%的样本股市值在100亿元以下,具备小市值标的的成长潜力。
上证科创板200指数样本市值分布情况
· 样本股中包含137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七成,它们专注于研发创新,是各细分领域的“黑马”。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11日。
Tip
定位于工具类和交易型产品,适合追求高弹性、高锐度的科创投资者。
当然不止这些↓
更丰富:满足多样化科技投资需求
建信基金积极布局大科技领域,形成了覆盖宽基、行业、海外等的多层次科创指数产品矩阵,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科技板块被动投资需求。
注:
建信创业板ETF成立于2018年2月6日,2020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7.72%、14.72%、-28.12%、-17.74%、14.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4.96%、12.02%、-29.37%、-19.41%、13.23%。该基金自2018年2月6日起由梁洪昀管理,自2019年3月7日起由梁洪昀、龚佳佳管理,自2019年11月25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自2021年8月13日起由龚佳佳、薛锐管理,自2021年10月13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自2021年10月29日起由龚佳佳、吕鑫管理,自2022年5月5日起由吕鑫管理,自2022年12月26日起由吕鑫、葛鲁禹管理,自2022年12月28日起由葛鲁禹管理至今。
建信创业板ETF联接A/C成立于2018年6月13日,2020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2.59%/61.95%、13.88%/13.42%、-26.14%/-26.43%、-16.82%/-17.15%、13.01%/12.5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1.28%、11.60%、-27.99%、-18.46%、12.92%。该基金自2018年6月13日起由梁洪昀管理,自2019年3月7日起由梁洪昀、龚佳佳管理,自2019年11月25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自2021年8月13日起由龚佳佳、薛锐管理,自2021年10月13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自2021年10月29日起由龚佳佳、吕鑫管理,自2022年5月5日起由吕鑫管理,自2022年12月26日起由吕鑫、葛鲁禹管理,自2022年12月28日起由葛鲁禹管理至今。
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成立于2022年1月7日,2022年(1月7日-12月31日)、2023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4.89%、-31.49%、6.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4.25%、-32.10%、5.81%。该基金自2022年1月7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至今。
建信中证创新药产业ETF成立于2021年3月11日,2021年(3月11日-12月31日)、2022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66%、-25.10%、-11.48%、-15.9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7%、-25.74%、-11.91%、-16.51%。该基金自2021年3月11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至今。
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成立于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7日-12月31日)、2022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2.62%、-20.55%、-17.57%、-15.1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83%、-21.35%、-17.56%、-15.84%。该基金自2021年5月27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至今。
建信中证新材料主题ETF成立于2021年8月19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业绩区间不足6个月,不披露业绩,2022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0.47%、-28.75%、-0.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0.77%、-29.71%、-2.01%。该基金自2021年8月19日起由龚佳佳管理至今。
建信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A/C成立于2022年9月2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业绩区间不足6个月,不披露业绩,2023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8.52%/-8.82%、17.74%/18.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91%、20.46%。该基金自2022年9月21日起由薛玲管理,自2022年10月17日起由薛玲、刘明辉管理至今。
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人民币A/C自2021年9月22日由建信全球机遇转型而来,建信全球机遇2018-2021年(1月1日至9月21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9.27%、19.74%、0.78%、9.0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04%、27.77%、12.96%、2.31%,建信纳斯达克100人民币A/C2022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5.12%/-26.69%、53.73%/53.24%、28.61%/28.2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5.44%、53.10%、25.37%。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和投资范围、投资限制、业绩比较基准及风险收益特征均已发生相应变化,具体请查阅《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该基金自2010年9月14日起由高茜管理,自2011年4月20日起由高茜、赵英楷管理,自2012年4月13日起由赵英楷管理,自2017年11月13日起由赵英楷、李博涵管理,自2018年2月5日起由李博涵管理,自2021年9月22日起由李博涵、朱金钰管理至今。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指数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投资于指数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股停牌或违约等潜在风险。目标ETF联接基金存在目标ETF和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等特殊风险。基金资产如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