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谨防掉入“减肥陷阱”
创始人
2025-04-16 18:58:34
0

“当场减腰围2至5厘米”“减肥不忌口,火锅、奶茶都可以吃”“减重牙膏可有效抑制虚假食欲,让你刷刷牙就能瘦”“用高科技仪器刺激穴位疏通经络,40天瘦20斤不反弹”……近日记者调查线上线下多家减肥机构发现,五花八门的“瘦身神器”层出不穷,从口服的减肥产品到外用的减肥仪器,一些机构通过制造身材焦虑、夸大宣传、伪造科技概念等手段,打出一条条“深入人心”的宣传标语,“俘虏”了不少减肥者的金钱与健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个好的形象,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在此情况下,“减肥”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些人们的口头禅。受饮食、熬夜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肥胖人群的基数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已经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此情况下,人们对减肥产品及服务需求也在日渐增长。事实上,当前我国减肥产品及服务市场也已经红红火火。

  就如硬币都有正反面一般,减肥产品及服务市场迅猛发展也滋生出系列问题。比如,减肥“神药”无资质、“减肥营”良莠不齐等等,就备受诟病。更有一些商家在利益驱使下,不惜夸大其词贩卖焦虑。他们绞尽脑汁制造紧迫感,用婚礼、拍照等场景触发人们的痛点,让减肥挑动敏感的心弦。事实上,近年来在减肥方面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也比比皆是。一些消费者不仅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自身健康也受到伤害。

  发现问题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解决问题。对于减肥产品及服务市场乱象,必须做到坚决打击。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一些减肥产品及服务也大多都集中在线上销售。电商平台要担负起监管责任。毕竟信息传播需要一定载体,若电商平台能够把好关,无形中就斩断了不良信息传播的链条。监管缺位,就使得一些商家不惜铤而走险,借助平台虚假宣传、夸大效果,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就需要平台方负起监管责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减肥产品的审批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当然,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减肥市场也牵涉到卫生、食药监、物价、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这就需要加快形成联动式合力执法。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也应擦亮眼睛,保持良好心态,不被商家花言巧语所迷惑。若一定要选择减肥,也应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正规商家。遇到问题时,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利用法律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杨飞)

来源:中国吉林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936份货车司机调查报告:2...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记者 田进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
沉浸式体验丝路上的美味佳肴 《... 7月16日,“2025丝路万里行·上合之路 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即将开启!爱美食又好奇丝路文...
“可体验”“有趣味”“新潮感”...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文化、旅游、体育都是聚人气的活动,游客到了成都,怎样焕发出更多消费活力...
(经济观察)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打...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王梦瑶)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
最新或2023(历届)中学11... 息而死的,据调查显示,大概占死亡人数的80%。如果寝室里备有一只防烟面具,在危急关头,套上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