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遇到暴雪
创始人
2025-03-14 14:40:52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奈雪的坚持与煎熬。

|《中国企业家》记者 孙欣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正忍耐“风雪”。

3月7日,奈雪的茶(简称奈雪)发布2024年盈利预警公告:预计净亏损8.8亿至9.7亿元。

然而,新茶饮行业冰火两重天。同一日,上市3天的蜜雪冰城总市值为526.55亿港元,上市22天的古茗总市值为266.26亿港元。而奈雪的市值仅为27.96亿港元,较其巅峰期蒸发了超250亿港元。

不同于现在的窘境,奈雪曾风光无两。上市这条路,古茗走了近15年,蜜雪冰城走了近28年,而2021年奈雪登陆港交所时,成立不到6年。

比起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的坎坷命运、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的草根出身,奈雪创始人彭心带着奈雪上市的创业故事,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篇“爽文”。

2010年,彭心从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进入金蝶国际做品牌工作,2年时间就从实习生升职到总监。2012年,25岁的彭心萌生了茶饮行业创业的想法,于是选择辞职,准备开一家“打工人”的下午茶店。

彭心  来源:受访者

创业第二年,彭心便遇到了有十余年餐饮经营管理和投资经验的赵林。创业激情与行业经验碰撞,奈雪的茶就此诞生。

2015年11月,彭心与赵林在深圳卓越世纪开出第一家店,之后便是拓店、开城、融资、上市。这样的故事似乎是许多创业者梦想的坦途。

但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告诉《中国企业家》,上市并非一个企业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更像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成人礼。对港股上市后的新消费品牌来说,面临的考验更甚。

不止奈雪,茶百道上市后的发展也验证了该说法。新茶饮品牌茶百道,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闭店245家,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闭店数220家。

上市超3年,新茶饮第一股为何起了个大早,却被甩在了后面?对此,奈雪在公告中归因于三个层面:2024年度消费市场表现疲弱,现制茶饮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关闭亏损门店产生损失;联营公司亏损及投资减值。

如今的新茶饮市场,俨然一片红海,奈雪现有的困扰,亦是行业的隐忧。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2月10日发布内部邮件,用“数字游戏”“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等词形容当下行业,并叫停了喜茶的加盟战略。

“考验品牌们盈利模式创新的时候到了。”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告诉《中国企业家》,新茶饮行业已从初期的快速扩张、激烈争夺份额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2.0时代,是更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

这个背景下,各品牌正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光点”。下沉市场中蜜雪冰城靠着供应链,将成本控制到极致;喜茶靠着一杯“羽衣甘蓝”在2024年成功打了一个翻身仗,回到产品主场。而对于奈雪来说,高端化的定位被价格战围攻,要想破圈,还需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药”。

3月14日,《中国企业家》就公司亏损及高端化定位等问题联系奈雪工作人员,但对方表示不予回复。

然而,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2025年伊始,古茗、蜜雪冰城接连上市,霸王茶姬也传出将赴美上市的消息,欲冲击新茶饮美股第一股。这场拉力赛,留给奈雪试错的机会不多了。

被价格战逼下海

对标星巴克,是早年间彭心在采访中提及的高频词,有媒体还曾将彭心称为“星巴克信徒”。

不过,对标星巴克在新茶饮界不算稀奇,但成立之初起就将品牌定价高端的却不多见。2015年,奈雪的茶成立时便将产品定价在30元左右,当时同在此价位的只有喜茶。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客单价分别是42.9元、43.1元和43.3元,稳坐新茶饮高端品牌的头把交椅。

然而,随着蜜雪冰城、甜啦啦等品牌在下沉市场发力,平价市场茶百道、古茗等品牌的跑马圈地,价格战逐渐打响,奈雪的茶开始变得“高处不胜寒”。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中高端品牌(即单价高于20元)的市场份额只有14.7%。

2020年,喜茶率先低头,推出喜小茶,单品大部分定价6~15元之间,比之前的价格便宜一半。2023年,价格战再度升级,9.9元、8.8元的价格战从咖啡赛道卷到新茶饮,喜茶、沪上阿姨等都曾推出9.9元的团购价,随后奈雪也加入进来。

据餐宝典数据,2021~2024年,在其监测的50多个茶饮品牌中,56%的品牌有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乐乐茶、奈雪、喜茶三大品牌降幅最大,整体降幅均超过10元。乐乐茶降幅达到12.4元,奈雪降幅达到10.7元,而乐乐茶是2022年12月由奈雪投资5.25亿元控股的品牌。

对于茶百道、霸王茶姬来说,20元以下的单价是舒适区,但对奈雪来说,这样的降价无异于“放血”。

对于下沉市场,奈雪曾透露2023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很高,达到21.7%但打价格战始终不是奈雪的初心,血拼之下,奈雪的经营状况也出现窘境。据奈雪2024年上半年财报,经调整净亏损达4.38亿元。

同样面临价格压力的喜茶,2024年在产品端发力,推出植物茶饮料“羽衣纤体瓶”,10天内销量超过160万杯,一个半月销量超过了1000万杯。以产品找到转机后,2025年2月,喜茶主动选择逃离价格战。

过去两年,奈雪也尝试在果蔬产品上发力,推出行业首个“每日500蔬果瓶”系列,据其公告披露,“不加糖黑葡萄花青素杯”首月销量突破180万杯。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奈雪的经营压力,但杯水车薪。据第一财经报道,奈雪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最高达17.7%,在当时仅次于喜茶,但到了2024年,奈雪的市场占有率仅是1.2%。

如何提高市场份额,成了彭心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加盟,无疑是新茶饮行业达成规模经济的快速通道。然而2023年以前,关于加盟,彭心一直未曾“松口”。

不断“妥协”的加盟

“如果只听外界的声音,还怎么做事?”彭心曾在采访中说。在新茶饮行业里,像奈雪这样多年主打直营的品牌,已不多见。彭心不惧怕外界的声音,比起开店速度,她更在意的是每一家店的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

然而,当跑马圈地成为行业风向,“万店”成为上市的敲门砖,几乎没有品牌逃得过加盟,成立十年的喜茶在2022年也松开闸门。当时,无论加盟,还是不加盟,奈雪似乎都面临着争议。

行业压力下,奈雪坚持到了2023年7月,最终选择开放加盟,也成为开放加盟最晚的主流茶饮品牌。

即使选择开放加盟,奈雪也显得有些“不情不愿”。当时其加盟条件在行业看来颇为苛刻:门店面积限定在90~170平方米,单店投资金额98万元起,一家门店至少需要5名员工。

但开放加盟,也为奈雪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彭心曾在采访中透露,首批加盟店开出后,呼伦贝尔、龙岩、商丘等多地加盟门店单月营业额高达70万元。

摄影:肖丽

但比起同样在加盟方面姗姗来迟的喜茶,扩张速度要慢很多。2022年喜茶开放加盟后,据新京报,2023年,喜茶新开门店超2300家,门店数突破3200家。而据奈雪2023年财报,奈雪开放加盟半年,新增加盟店数量200多家。

显然,开放加盟并非解药。2024年9月,国盛证券分析,奈雪的茶加盟发展仍不及预期。业内人士认为,奈雪的加盟受阻是受高门槛加盟政策所累。

于是2024年,奈雪开始调整加盟政策:单店投资预算58万元起,门店面积也从原来的90~170平方米,调整为40平方米起,加盟商还可以灵活选择是否经营咖啡和烘焙等品类。但即使做出妥协,这样的加盟成本,在新茶饮品牌中仍旧排在前列。

过去几年,奈雪的茶对不少门店类型进行了调整,比如由中央工厂供应烘焙产品来减少后厨面积,以此提升坪效。这样的调整,除了扩大规模,还源自奈雪收入的比例改变——外卖单占比增加。奈雪招股书显示,2020年外卖订单营收占总营收31.9%,到了2023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这一数字达到了43.9%。

即使线上订单营收占比增加,对于加盟政策,彭心仍有自己的坚持——她坚持门店一定要有标准后厨设置,以此来保证品控。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奈雪未开纯粹的外卖小档口店。在外界看来,无论降价,还是加盟,奈雪始终都有自己的底线。

对于质疑和争议,彭心想得很清楚,她曾表示不会让自己和奈雪困在外界言论中,不愿被舆论裹挟着前进。这从奈雪对“第三空间”的坚守上,也能看得出来。

坚持与煎熬

“第三空间”,似乎是彭心的执念。

‌“第三空间”的概念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他将城市空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居住地(“第一空间”)、工作场所(“第二空间”)和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人们相对自由放松。

星巴克被视为“第三空间”的典型案例,它对彭心的影响很大。她曾评价海外星巴克为“一个男女老少消遣的地方”。带着这样的理解,曾作为打工人的彭心也想打造一个类似的下午茶空间,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又能提供健康好喝的饮品。于是,奈雪除了有茶饮产品,还有欧包等烘焙产品,店内桌椅也颇有设计。

这样的门店,注定奈雪是一门重资产的生意。据招股书数据,奈雪门店面积最低80平米,奈雪梦工厂店型高达700平米。而同为上市的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等品牌,各类店型的门店面积均未超过100平米。

现制茶饮品牌的店型与门店面积比较。来源:中泰证券

彭心的坚持,是优势,但也是桎梏。

“奈雪跟其他新茶饮不一样,它有烘焙产品,前些年是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了的。但是门店规模就放在那,就是比别的牌子(门店面积)大,面包在下沉市场也卖不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

对品质的追求和高端化的定位,也把奈雪困在了一二线城市。据中泰证券,奈雪的核心布局是国内一线城市: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6城门店总计711家,占2024年6月末奈雪总直营门店数的44.5%。

据奈雪公告,正不断优化现有门店。如同价格、加盟等策略,彭心对大店的坚持也在逐步转变。然而,门店的调整,也引发了闭店损失,在3月7日业绩预警发出后,奈雪饱受舆论争议。

即便如此,彭心仍未放弃“第三空间”。据红餐网报道,2023年2月,奈雪新店型——奈雪茶院首店在深圳华侨城开业。门店达到200多平,主营原叶茶零售、现制纯茶,消费者可以在此品茗、阅读、就餐甚至商务会面。

但开在一线城市,且是重资产模式,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品牌力与成本之间的鸿沟是奈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奈雪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奈雪品牌力不足以支撑其大店模式,大店模式整体运营不容易,它无疑超前了。

业内人士称,星巴克能将“第三空间”做到极致,背后是强品牌效应的加持,所以即使星巴克面临种种困境,但依旧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对于品牌化,对做品牌出身的彭心来说,似乎再次处于当年“实习生”的身份上。过去一年,她格外低调,专注于奈雪各门店类型的调整和拓展。

2025年3月12日,奈雪的茶发布了全新店型“奈雪green”,门头醒目挂着“轻饮轻食”的广告语。门店落地深圳前海,这里写字楼云集,从菜单中轻食、0卡等标签可以看出,奈雪再次将目光瞄准白领客群,这也是当年彭心建立奈雪的最初目标客群。

“把小事做到极致,自然就做成了大事。”公牛集团创始人阮立平曾说。加盟、价格战,似乎将茶饮品牌们一一卷入红海,这也是企业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但对彭心来说,有所坚持,必定有所煎熬。若能向内找到奈雪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坚持到极致,未尝不是一种破局之道。

资料来源: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一身胆气 无所畏惧》,时尚芭莎

《“新茶饮第一股”来了,“最贵的茶”为何盈利这么难》,中国企业家杂志

《奈雪彭心,星巴克赌徒》,巨潮WAVE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1200...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1200字    苗素峰    那是一位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小伙子...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500字 观...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500字    济南市舜耕小学 五年级一班 于辛源    我学习了《狼牙山...
最新或2023(历届)读狼牙山...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作文    济南市舜耕小学 五年级一班 张轶群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
神奇校车读后感 神奇校车读后感...   《神奇校车》读后感    胡奕新    《神奇校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科普读物,它的作者是美国的乔...
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信息...   《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窦庄中心小学 六(3) 潘梦妍 指导老师:马定中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