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生命“邀约”,上海这名1998年出生的急诊护士为陌生人点亮生命火把
创始人
2025-03-14 12:13:14
0

转自:上观新闻

“从入库等待到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我终于成为生命希望的传递者!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为更多的生命带来希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诊护士朱嘉妮,历经两次生命的“邀约”,最终顺利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完成捐献后,1998年出生的朱嘉妮双手捧着带有体温的造血干细胞,将美好的祝福一起送给远方的患者,希望这份勇气和希望能陪伴他渡过难关。朱嘉妮捐献的干细胞最终将点亮一位白血病人生命的希望。而这一切,朱嘉妮都是默默地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各种准备,直到要请假入院捐献,同事们才知道她“悄悄”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朱嘉妮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的故事,要从2020年说起。那一年,她加入复旦儿科,成为一位临床护理人员。在多年的护理教育下,她深知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新员工入职大会上,朱嘉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登记采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员。

第一次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的通知,是在2023年,当朱嘉妮知道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后,激动万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完成干细胞捐献,这成为了她深埋心底的遗憾。

去年12月的一天 ,一阵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接通电话后的朱嘉妮脑海里立刻浮现起一年前的场景。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又有一个配型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朱嘉妮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由于平时在医院的工作十分繁忙,加班熬夜是常态。为了保证捐献的顺利,接到电话通知后,朱嘉妮一边积极调整身体状态、严格规律饮食,一边跟父母沟通交流、打消他们的顾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是我的日常。现在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尽快完成捐献,这是一份责任和勇气,也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最终,父母选择站在她这一边,共同为挽救他人生命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

为了做好捐献前的高分辨检测和体检,朱嘉妮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默默地完成了各种检查。直到要入院捐献的前一刻,朱嘉妮向科室护士长请假,同事们才因此知道她“悄悄”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大家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2月24日,入院的第五天,朱嘉妮在大家的陪伴中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当鲜红的血液顺着透明的管路蜿蜒,伴随着机器运转的声音,此刻朱嘉妮就像生命的火把,点燃了远方陌生病人的希望。

在复旦儿科工作的日子里,朱嘉妮兢兢业业,从一个护理“新手小白”到科室的“中流砥柱”。从新生儿科、发热门诊,到血液科、泌尿外科,最后被借调到急诊,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家住青浦的她每天上班通勤将近40 公里的路程,工作五年来,朱嘉妮做到了无一差错发生的记录。无论在哪个岗位,朱嘉妮都认真扎实工作。在穿刺难度最大的输液岗位上,她认真磨练基本功,努力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疼痛;在急诊病房,从床边细心地巡视到各种治疗,她都能在细微处体现一名儿科护士的专业素养……

收到患儿感谢信

日常爱骑行的小朱

“尽管我们从未相识,但是我想让‘他’知道,‘他’永远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无论是捐献干细胞,还是日行小善,朱嘉妮都乐于做微不足道的一点星光,努力去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原标题:两次生命“邀约”,上海这名1998年出生的急诊护士为陌生人点亮生命火把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通讯员 奚晓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甘快看】#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时光轻盈流转,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里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它宛如夏...
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   记者7月7日了解到,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
最新或2023(历届)河北工程... 学生需在报到前15天在河北省内任何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凭本人学号交纳入学第一学年的各项费用。各项费用合计...
韩国资产暴跌 此前特朗普宣布对...   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后,该国资产跌至盘中低点,美国与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的紧张关系...
“筑巢引凤” 聚企成“链”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看到,数十家眼镜企业正加紧生产,镜架、镜片、蓝牙眼镜等各类产品...